移动学习网 导航

高争求“弘扬五四运动,岗位建功立业”的文章

2024-06-01m.verywind.com
如何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勤奋工作,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细,做精!

李白 曹操 李贺 宋江的《西江月》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那场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所爆发的学生爱国主义运动,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举大的意义。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又是一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开展,五四伟大的爱国精神直接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那么在今天,正是五四运动发生的86周年之际,这场运动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久远了。重提五四爱国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还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那场以大学生为主的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他们怎样来用青春的热血和生命来实践着自己对国家的爱。那么时值今天,当代的大学生远离了国家和民族苦难的日子,远离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背景下。爱国好像对于今天的我们已经留于一种形式,一个口号了,“爱国热血青年”在今天已经被看作一个贬义词了。那么我们今天来重新怀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五四运动离我们已经太久远了,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已经过时了,对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这种认识是很不正确的,笔者认为五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正是我们新的时代的所需,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认识爱国主义精神。是的,如何认识爱国主义怎样用我们自己的切实行动来实践爱国主义,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是有着巨大的意义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扬爱国主义不是非要我们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爱国行动,而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学校里,你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就像现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他们所唱响的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行动。我们走向社会,遵守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的公民,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动。 在我们的身边,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帮助别人,积极地去实践各种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动。 其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无须做一些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将我们的身边的小事切切实实地做好,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形式。在今天我们怀念五四运动,重提五四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的,让我们重新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去审视我们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帜,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容。我们怀念五四精神,我们发扬五四精神。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种超越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凝聚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是对正义价值的认可与执著追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义之一。三是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勤政为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感受忧患中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四是历史责任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超越个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一种主流意识。这些历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种高尚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国魂意识,成为炎黄子孙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为民族的脊梁。 民族精神是发展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说《周易》中贯穿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主线,是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一直孕育着现代革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万众一心,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就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华民族危机最深重的年代,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成为倡导中华民族精神近代革新的第一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们,不仅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现代化旗帜,而且第一次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倡导“少年中国精神”,实现了民族精神的创新。以毛泽东、瞿秋白、方志敏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党人,更是坚持把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为呼唤民族精神谱写下一曲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又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为国争光,为民争气”的大庆精神;“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严防死守,战天斗地”的抗洪精神等等,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凝结起来的时代精华。江泽民同志把当代的民族精神归结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经过*党人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已经逐渐升华为最本质、最深刻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也是现实的。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民族精神的内涵也不相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内容,民族精神必须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回答和反映。这样,民族精神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活动中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才能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使之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危难之中民族精神得到空前弘扬。多少白衣天使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曲悲壮的生命绝唱;多少青年志愿者自发走上抗击“非典”第一线,再次谱写时代的青春之歌;在这场战斗中,人们变得更相爱,守望相助,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坚固城墙。这是民族精神最生动、最现实的一次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中国*党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者、发展者。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愈来愈具有突出的地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发生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镌刻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反映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走势,预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五月四日是“五四”青年节。86年前爆发的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五四运动,就是中华民族光辉史册里动人的一卷。一批批有志青年从此走上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历经磨难而不屈,饱尝艰辛而不衰,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谱写出了一支支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学习先进,勇于创新,这鲜明地写在五四精神的旗帜上。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曾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有了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青年运动就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沿着党指引的道路继续奋勇前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是一代代青年人的青春和使命,也应该是当下青年人的追求和风采。 我们正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在这场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历史责任重大。每一个青年人都要努力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学习和掌握必需的技能和本领,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 形势逼人,只有学习,才能走上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广大青年朋友要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大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注意瞄准知识创新的趋势和潮流,努力在科技文化发展的最前沿占有一席之地。要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找准学习成才的立足点和切入口,不断提高成才的层次,努力成为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广大青年朋友们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 创造是青春的本色。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广大青年朋友具有强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在实践中,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只有这样,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才会在各种领域不断涌现。 奉献是一种别样的青春。许许多多的青年朋友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锦绣河山增光添彩。在奉献中确定人生的坐标,在奋斗中建功立业,这是一切有志有为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道路。 --------------------------- 86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 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而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也是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端,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党成立后,中国青年运动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先进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奋斗,建立了卓越功勋。 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中国青年运动又丰富和发展了五四精神。党领导全国人民的奋斗实践,使五四精神不断升华到新的境界。五四运动86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四先驱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正在变成现实。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五四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谱写青年运动的崭新篇章。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是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肩负起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青年一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昂扬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就要勤于学习。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更加需要发扬五四先驱们倡导的科学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文化的武装。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都需要下苦功夫学习。青年一代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为此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学习再学习。青年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 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就要善于创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有大量新情况需要去认识,有大量新课题需要去解决,有大量新任务需要去完成。只有不断创造,不断开拓,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青年时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青年一代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就要甘于奉献。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是总结中国青年运动的必然结论,也是当代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青年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奉献时,青春才更加亮丽,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要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自觉服务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社会,艰苦奋斗,不懈进取,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五四以来的中国青年运动史,是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历史篇章中一部绚丽的青春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乐中一部雄浑的青春乐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青年运动必将谱写更加光辉灿烂的篇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中,唱响新时期的青春之歌!

为了弘扬五四精神、彰显五四运动的意义,近年报刊杂志刊登了不少风格各异、观点不同的研究五四的文章,学术团体、科研机构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笔者选取了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的相关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作一综述。
总体性研究向纵深发展
近年研究文章中,有部分论者从宏观上把握五四运动,从总体上探讨五四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也有论者将五四运动放到20世纪的大视野下面进行回顾与反思。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其独特的启蒙性和开创性独立于第一次历史巨变与第二次历史巨变之中,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新旧民主革命),而且在中国社会进程中也具有划时代性的标志。有研究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样的见解是站在20世纪末来打量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后提出的论断,认识有其独到之处。
五四新文化运动被称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启蒙的结果是人的觉醒与人的思想的解放。石仲泉认为:20世纪中国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五四运动是思想解放的开端,延安整风和真理标准讨论是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继续和发扬光大。 五四的思想解放的影响是深远的,有论者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或政治事件,五四运动有一定的时限,而它所蕴涵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则融入到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之中。由是观之,文化--政治的历史互动关系。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五四精神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五四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有研究者提出:"爱国主义是其精神源泉,民主与科学是其中的核心,勇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解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quot;
对五四运动作总体性评价也是研究者谈论较多的话题。有论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三个层面:思想解放层面、文学革命层面、学术解放层面。 另有人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未完成的现代性启蒙。它奠定了中国文化转型的现代方向,但却徘徊于文化与政治、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而未能完成显得性的价值整合。" 也有论者对五四运动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如对五四运动的主要领袖、基本口号、思想主体等提出新见解。认为"打倒孔家店"并非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激进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支流,多元文化的综合创新才是五四精神的主潮。"
具体研究的重大突破
具体问题的探讨涉及到五四运动的方方面面,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全方位的、多元化的、立体的考察。研究没有局限于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经过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也不止于原有的研究范围。由于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视野的伸展,对五四运动的一些具体问题,研究者们挖掘了一些新材料,贡献了一些新观点,使五四运动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首先,对五四时期各个社会界别与五四运动的关系研究有新的突破。五四时期各社会界别都牵涉到运动之中,每个界别都作用其中。以往的研究对这方面已有涉及,但仍然忽略了对有些界别的研究。如对省议会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问题。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到目前为止,仅就政治运动方面而言,举凡运动中的学、工、商、农、军界,已均有论及,唯对运动中作为政府与民众之中的中介、并在运动中发挥特别作用的各省议会,尚未见有所论及。" 通过对五四时期省议会在当时的表现研究,论者提出了"省议会是五四运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的观点。这个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又如,对商人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虽以往已经涉及,但具体分析地方商会对运动的态度却研究鲜见。朱英在《上海总商会与五四运动》一文中,指出了上海商会在运动中的右翼态度,总商会与中小商人积极支持五四运动是不和谐的,这最终导致了上海总商会的改组。 这个研究就更具体细致,使五四运动的研究更丰满。
其次,五四时期反封建、反传统导致社会风俗的变化,为研究者所注意。有论者指出"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风俗产生深刻影响" ,批评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旧风俗,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并且,新式知识分子以各种方式向民众进行移风易俗的宣传,这最终促使五四及五四之后社会风俗的改变。社会风俗的变迁直接导致了家庭婚姻观念的根本变化,这方面的变化同样是研究者微观研究的对象之一。五四时期,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了批判,对现代家庭观念进行了探索和建构,从而形成了一种颇具现代色彩且产生广泛影响的家庭改革思潮。有论者指出:"对传统家庭观念的重新审视和对新家庭观念的重建,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传统的突破口,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价值重建的成果。"
另外,有论者对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观作了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观包括政治层面(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经济层面(妇女如何在社会上取得经济独立地位等)、文化层面(如何提高妇女素质并引导她们步入新文化殿堂)。 也有论者从五四时期提倡个性解放的原则出发,指出五四时期妇女的解放是妇女以活生生的"人"的觉醒为标志,并从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和妇女对婚姻家庭的态度,以及妇女对社会的参予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声。
一些研究者对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关系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袁伟时的《新文化运动激进主义》探讨了20年代中国政治的激进主义问题。也有学者探讨了五四运动与国际的关系,如罗志田的《西方的分化: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侧重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国际环境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还有论者从考据的角度,对Democracy(民主)一词译语的变化,分析了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民主观的变化的原因(朱志敏:《五四运动前后Democracy译语演变之考察》载《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2期)。岳明君的《从"赛"先生到"科教兴国"》以发展的眼光论述了五四时期的科学观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总之,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拓宽,讨论的问题在不断深化。
对五四人物研究的新突破
五四时期的人物始终令研究者着迷,研究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对以往人们比较关注的人物的研究有新的论述,二是一些陌生的人物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五四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如陈独秀、胡适等在今天依然是热点。沈寂的《再论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一文从"一枝独秀"、"汝南晨鸡"、"文艺复兴"、"顺逆时差"四个方面,探讨了陈独秀之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帅的原因 。也有论者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对陈独秀进行了分析,如陈独秀的宗教观在五四运动时期经历了一个由力主废弃宗教到倡导基督教的过程。 又如对胡适的研究也突破了以往的观点。研究者对胡适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否定,相反肯定了胡适的积极一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蔡元培的评价。有些论者认为:蔡元培不仅同情和支持了五四爱国运动,而且领导了这场运动, 且发挥了特别作用,将蔡元培突出地排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领袖的首位,即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另外一些重要的五四人物也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认为杨匏安是五四时期对开拓心理学、美学领域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新文化先驱,并提出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代表是"北李(李大钊)南杨(杨匏安)" 。研究者将张东荪放在五四时期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考察,认为张东荪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但"由于其在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中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长期被学术界当作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看待。其实,这有很大的片面性" 。另有研究者认为张东荪在20年代的社会主义论战中并非一无是处,张东荪主张20年代中国应走资本主义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
对五四时期过去鲜有研究的人物,也有涉及。王希天是五四研究中的陌生人物。陈铁健的文章根据王希天旅日好友周恩来的早期日记等资料,论述了王希天的活动和思想,认为王希天是五四爱国先驱。 高一涵也是五四研究中的空白点。有论者认为高一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早期重要人物,提出"在《新青年》创刊伊始,发表文章最多,任务最重的当属高一涵。可以说,在《新青年》阵营中,高一涵是陈独秀的最重要助手" 。此外,对曾经参加或者身受五四影响的人物如钱玄同、顾颉刚、张闻天、冯友兰等以往不被人注意的人物,研究者也有了涉及。
区域性研究的延伸
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最初一般锁定在运动的性质、经过、意义、影响等宏观层面,随着新史料的挖掘和资料的开放,五四运动的研究领域不断的拓宽,研究程度不断深化。研究对象早已突破了对运动的主力--学生、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商人的界线,研究的眼光移到具体界别和特定的区域,视角也由国内转到国外。
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地都有重大影响,对运动的区域性研究一直为研究者关注。赵俊清指出:五四运动在黑龙江等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运动中,学生、工人奋起响应,积极投入斗争的洪流,与北京斗争相呼应,与全国其他省会的斗争相呼应,构成五四反帝反封爱国运动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不仅在大陆影响深远,在隔海相望的宝岛台湾也激起了阵阵波涛,有研究者指出,"这股冲击波使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发生始料不及的变化: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民族自信心逐渐恢复,反日本殖民运动的启蒙运动深入开展,台湾的文学史也从此掀开了崭新的篇章?quot; 五四运动不仅在国内以摧朽拉枯之势席卷全国,而且对海外也有较大的影响,如对五四运动在日本、南洋等地的影响也有研究者做了考察。
最引人注目的是王友平的文章,该文考察了留日学生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提出:"留日学生首先提出了五四运动的两大中心口号和斗争目标--'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对五四运动的决策和实施起了关键的作用,留日学生实为五四运动爆发之一重要动因。"该文考察的结论是:"东京的五四运动有利地推动了国内五四运动的发展。" 海外华侨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以往完全被研究者所忽略,任贵祥的文章填补了这一空白。他选取海外华侨居住较多的欧、亚、美三大洲作为研究对象,以详细新颖的资料论述了海外华侨对五四的声援活动,该文认为:"五四运动传到海外后,华侨热血沸腾、群起声援,与国内反帝爱国运动遥相呼应,构成了五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热点、直面难点
如何看待五四运动中的反传统,历来是五四运动的评议中的焦点。90年代以来,随国内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反传统问题再次引起激烈的争论。烘峻峰认为:"反传统是五四思想启蒙的手段,"并且提出反传统的三个层面:道统的否定(否定孔子之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学统解构(改变传统学术--儒家学说为中心、以史学、子学、文学为附庸的框架)、文统革命(结束文言分离的局面)。该文认为反传统并非抛弃传统,它只是启蒙的手段。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李良玉,他对80年代以来不正确解释五四反传统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李良玉:《五四运动与全盘反传统问题》载《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对近年来指责新文化运动应对本世纪激进主义泛滥负责,认为五四的"全盘反传统"造成中国的文化"断裂"的论调,袁伟时通过大量事实给予了回答,指出:造成激进主义思想在中国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最根本上的原因是制度上的原因。提出?quot;继承五四首要的是继承和回归当时已经初具规模的现代思想文化和教育制度,完成告别中世纪的变革。" 毕春丽也对五四是"全盘反传统"、"过激主义"的诘难进行了反驳,指出五四是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的启蒙运动,五四运动并没有全盘反传统,也非过激运动(《也谈五四时期的"全盘反传统"和"过激主义"》载《东岳论坛》1999年第2期)。
针对有人非难和否定五四批孔,吕明灼进行了回应。他认为五四时期儒家伦理已经成为自由平等的对立面,孔教已不适应现代生活,并且孔教沦为军阀专制统治的工具,因此批孔是正确的、进步的、不容否定的(《再论五四批孔》,《齐鲁学刊》1999年第3期)。
"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始终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于兴卫指出,胡适提出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确是当时思想界的一大顽疾,并非无的放矢,而且"谈主义"本身也离不开"研究问题",当时胡适提出的实验主义有反封建的作用,因此不能全盘否定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胡适。 于兴卫在另一篇文章《如何看待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河北学刊》1999年第3期)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争论是"政治论战",不是平等的学术讨论。倪培强、池中莲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反思,基本上肯定胡适在争论中有积极意义的一面,认为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当然也不宜完全肯定,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应当实事求是(《也谈"问题与主义"之争及其影响》,《新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 高争求“弘扬五四运动,岗位建功立业”的文章
  • 答: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其独特的启蒙性和开创性独立于第一次历史巨变与第二次历史巨变之中,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新旧民主革命),而且在中国社会进程中也具有划时代性的标志。有研究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样的见解是站...

  • 五四青年节建功立业演讲稿
  • 答:五四青年节建功立业演讲稿1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大会,命名表彰为我改革开放和共青团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对于进一步团结 教育 全广大团员、青年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加快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

  • 作为当代青年因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 答:弘扬五四精神,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培养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志愿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服务社会发展中书写亮丽的青春。弘扬五四精神,要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要充分抓...

  • 弘扬五四精神800字作文_高分范文5篇
  • 答:“五四运动”,是一群意气风发,忠贞爱国的有志青年为了驱逐黑暗,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五四运动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不断前进,为国奉献。 因此,弘扬“五四精神”是...

  • ...追求卓越”武汉城市精神、弘扬五四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的
  • 答: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为全市青年奉献社会、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时代先锋,正是当代哈密青年肩负的神圣使命。全市人民对你们充满期待、寄予厚望。希望广大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争当促进哈密发展的排头兵。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求全市各族青年把满腔的热情转化为热爱哈密、建设...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并用实际行...
  • 答:1、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要充分利用好今天的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掌握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提高觉悟,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出力加油。2、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青年是社会...

  • 弘扬五四精神青春满分征文5篇_五四精神传承有我征文
  • 答:无论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还是在社会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当代青年无不继承和发扬了五四精神,在危难中冲锋,在平凡中奉献。 今天,无数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做村官,下基层,志在四方,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强盛的滚滚洪流,用青春和热血普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这是时代的主流,这...

  • 什么是五四精神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 答: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把自己的工作岗位看作是爱国报国的阵地,牢固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用青春年华谱写建设和发展祖国的壮丽篇章,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祖国繁荣昌盛的明天。这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也是对五四精神的秉承和弘扬。

  • 五四活动总结
  • 答:五四活动总结1 五四期间,我院团委将在全院启动“双爱双争”火炬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团员队伍建设,在医院全体团员中积极提倡爱我青春,爱我岗位,争当急先锋,争做文明人,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医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建功立业、奋发成才,唱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

  • 庆五四主题演讲稿
  • 答:君不见,无论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还是在社会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当代青年无不继承和发扬了五四精神,在危难中冲锋,在平凡中奉献。 君不见,今天,无数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做村官,下基层,志在四方,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 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强盛的滚滚洪流,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这...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