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四知太守”杨震的故事

2024-06-02m.verywind.com
~ 提起杨震,人们首先会想到他是着名的“四知太守”。因为关于他清廉名声闻名天下的故事,其中一个讲道:有一天晚上,有一个人向杨震行贿,并安慰他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却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其实,杨震能够青史留名,不仅仅因为他的清廉,还因为他是个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他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杨震,字伯起,东汉名臣,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司徒等职,性情耿直,敢于犯颜直谏,遇到不公平的事就要开口,从来不畏权贵、不留情面。安帝的奶娘王圣,因为抚养安帝有功,便无法无天,干了很多贪赃枉法之事。众人碍于安帝的情面,都不敢言语,杨震却站出来了,他上书说:“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虽然有推燥居湿抚养陛下的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天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如同日月蒙上灰尘一样。因此,应当迅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安帝事后竟将奏折给王圣等人看了,她们便因此对杨震怀恨在心。
  
  王圣的女儿伯荣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勾搭成*。安帝让刘瑰承袭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对此,杨震坚决反对,再次向安帝上书说:“臣听说,天子只封有功之臣,诸侯靠德行获得爵位。在刘瑰没有任何功劳和德行,仅仅以匹配阿母之女的缘故,一时间就位至侍中,又得以封侯,这既不符合高祖定下的老制度,又不合乎道义,以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百姓迷惑不解。请陛下以历史为镜鉴,按照帝王应该遵循的规则办事,方得人心,安天下。”可惜安帝仍没有采纳他的谏言。樊丰、周广、谢恽等人见杨震接连进谏均未被采纳,因而无所顾忌,大肆征调大司农的钱粮、大匠的现有徒夫、木材,各自兴建巨宅、林园池塘和亭台楼阁,所耗银钱难以统计。杨震为此再次上书说:“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城发生地震。我想到,那些亲近的宠臣,骄傲奢侈超过法律的限制,大量征调役夫,大修宅第,作威作福,致使行人在路上喧哗。地震的灾变,恐怕就是为此而发。愿陛下振奋帝王的阳刚之德,抛弃那些骄傲奢侈之臣,以回报上天的警告!”樊丰等人因此更对杨震侧目而视、更加愤恨。
  
  不久后,河间男子赵腾上书分析批评朝廷得失,安帝发怒,将赵腾逮捕,送到诏狱审问,以欺骗主上、大逆不道定罪。杨震立刻上书营救赵腾,说:“我请求为赵腾减刑,保全他的性命,以劝诱草野民众为国进言。”可安帝不听,赵腾终被处死。
  
  安帝去东方巡视的时候,樊丰等因皇上在外,又竞相大修宅第。太尉部掾高舒叫来大匠令史询问核查,却得到樊丰等人伪造的诏书。杨震将全部情况写成奏书,准备等安帝回京后呈上,樊丰等人大为惶恐,便抢先一步一同上奏折诋毁杨震:“自从赵腾死后,杨震深为不满,而且他是邓氏家族的旧人,有怨恨之心。”结果安帝听信谗言,回到京城洛阳的当夜,就派使者收回了杨震的太尉印信。杨震因此紧闭门户,不愿再会见宾客。
  
  樊丰等人又指使大鸿胪耿宝上奏说:“杨震本是大臣,竟不服罪而心怀怨恨。”安帝闻之大怒,终下诏将杨震遣回原郡。
  
  杨震来到洛阳城西的夕阳亭,满怀感慨地对他的儿子、门徒们说:“死亡,乃是士的平常遭遇。我蒙受皇恩而身居高位,痛恨*臣狡诈,却不能进行惩罚;痛恨*妇作乱,却不能予以禁止,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日月!我死以后,要以杂木作棺材,用单被包裹,仅够盖住身体即可,不要归葬祖坟,不要祭祀!”然后服毒而死。
  
  一个直臣就这样死去,路上的行人都为他们洒泪。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善于察言观色、顺情说好话的和事佬,少有不惧个人安危、敢于直言的勇士。在一个弥漫着乡愿气息和由习惯力量支配着的环境中,能够做到直言不讳,这既是一种崇高的品行,也是一种勇敢的壮举。杨震因为直言,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精神品质,永远闪耀在历史长空。

  • 古代的清廉官员事迹
  • 答:”杨震不怒自威,一字一句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是无人知道!”王密仿佛突遭迎头棒喝,顿时清醒过来,羞得无地自容,连声感谢杨震的教诲,收起黄金离去。后来,“四知”太守的故事不胫而走,风传海内 公孙仪:拒收甲鱼 公孙仪是战国时代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喜吃鲜鱼,特别喜欢吃...

  • 关于廉政文化的现代小故事
  • 答:关于廉政文化的现代小故事 急急急!!!... 急急急!!!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你发朋友圈会使用部分人可见功能吗? Alsj灵儿 2011-03-15 · TA获得超过14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四知”清官杨震 东汉年间,有...

  • 杨震四知文言文翻译
  • 答:杨震四知文言文翻译如下:杨震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

  • “四知太守”杨震的故事
  • 答:提起杨震,人们首先会想到他是着名的“四知太守”。因为关于他清廉名声闻名天下的故事,其中一个讲道:有一天晚上,有一个人向杨震行贿,并安慰他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却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其实,杨震能够青史留名,不仅仅因为他的清廉,还因为他...

  • 东汉杨震的简介?
  • 答:历代流传最广的是“杨震四知”的故事。这故事说的是他在一次赴任途中经过昌邑,他曾举荐的王密时任昌邑令,夜间带了十斤金来赠送。杨震问:“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意思是我了解你,你并不了解我,这是干什么?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地走了。杨震...

  • 东汉杨震拒金不受的历史典故展现了什么的传统美德
  • 答: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诚信的含义 信是一个汉语词汇,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

  • 三畏四知出自哪里
  • 答:杨震不受,说:“我很了解你,你为什么不理解我呢?”王密说:“黑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而退。“四知拒金”的故事从此千古流传,为人争颂而敬慕,后人称杨震为“四知太守”、“四知先生”。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

  • 杨震四知的注解
  • 答:公元110年,杨震从荆州刺史升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经过昌邑。他先前任荆州刺史时所举荐的茂才王密正担任昌邑县令。杨震觉得在个熟人的辖区住宿比较方便,就住在了高密。夜里,王密揣着十来斤黄金送到杨震的住处。一来感谢杨震从前的举荐,二来想进一步密切关系,今后还有用得着杨震提拔的时候。杨震曰:“...

  • 杨震的资料
  • 答:杨震通晓经典,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之称。他淡泊名利,年轻时多年寓居湖县(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杨村)及潼关等地。他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今山东省巨野东南)时,以前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时任昌邑县令,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

  • 文言文翻译杨震拒贿中天知 神知 我知 子知的典故是什么
  • 答: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附录:典故——四知 典出《后汉书...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