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如何理解“为什么美国电商被实体店完爆,而在中国却完全倒过来? 为什么美国电商被实体店完爆,而在中国却完全倒过来

2024-06-01m.verywind.com
为什么美国电商被实体店完爆,而中国却完全倒过来~

我觉得这也要分区域的,可能在美国大都市,网购估计还是可以的。但以下几点导致他们网购不是特别发达:
第一、美国人力资源成本很高,网店发快递的话,利润都给快递公司也不一定够;
第二、美国地广人稀,而且他们不像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家集中居住在城市,便于快递发货;美国都居民各地居住,尤其喜欢风景、空气好的郊区,这些地方,快递送过去的话,一天也送不了几个;
第三、美国税收制度很健全,执法也很到位,所以,网店和实体店的税收应该也差不太多,不会导致网店完全冲击实体店;
第四、价值观和世界观(个人感觉有那么点)也和我们不同。美国人比较注重体验,注重自我价值,思维相对独立,不像我们,忙忙碌碌都不知道为什么而忙,他们不会全民一窝蜂干一件事。

以上,只是个人分析。不喜勿喷,欢迎大家一起补充。

中的基建还有实体店服务,物流等等还非常的不完善,所以给了电商机会。

而美国这方法基本都是完全成熟了的,所以电商并没有什么爆发增长的机会。

电商在中国的快速崛起正在颠覆传统零售行业,"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出现不到10年的时间,无论各方褒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体现了国人消费方式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然而,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

许小年认为,中国的电商的发展快,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少。他认为,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企业经营困难,是我们过去长期依靠投资驱动造成的结构性扭曲的结果,去产能化是当前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在经济调整过程中,有大量的商业机会。第一个机会是行业重组;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

许小年教授今年7月在中欧戈友会演讲时作如上表述。以下是他以“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为主题的演讲全文:

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大家看,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的宏观数据,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电力的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的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最大的泡沫在实体经济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如何看待,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的经济景气。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经济有个断崖式的下跌,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的,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如果我们能利用2008年那个时机,在经济下跌的过程中,忍受痛苦,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就不会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我们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调整机会。现在我们看到,今天调整的困难比2008年还要大。2009年“4万亿”执行的结果,使本来已严重的结构失衡更加的恶化,这表现在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产品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急需更新换代。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资,又使这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原来经济中的内在的增长动力减弱了,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的体质,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的内部结构性弊病,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

欧洲经济为什么现在还不行,因为它的去杠杆化没有认真的展开。我们有数据表明欧洲的杠杆率只是稍稍低于2008、2009年,而美国的杠杆率已经回到了历史的平均水平。这也是欧美两个经济体的表现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仅要去杠杆,我们还要去产能。实际上去产能和去杠杆是一回事,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对应的是银行的天量信贷,要不是银行放出那么多的贷款,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过剩产能。实体经济要去产能,金融行业要去杠杆。

A股市场是政府制造的国家牛市,当风险逐渐显现的时候,又是政府去清理场外配资,把它打下去,暴跌之后,又是政府出来救市。尽管社会反响很大,其实A股市场只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政府负债,银行的坏账,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过剩产能有多严重?各个行业不一样,据说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是60%以上。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去杠杆的过程和去产能的过程可能会相当长,到底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想3年5年总是要的吧?各位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说发展多快,要做多大,不是赚钱多少,而是活着,活下去就好办。宏观形势严峻,是不是我们就不干了呢?当然不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价值才能显现。我喜欢熊市,不喜欢牛市,为什么?因为在牛市中,资产的价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出现,就像巴菲特喜欢熊市一样。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不要害怕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谈创新,谈创业,谈互联网?原因就在这里。


三大机会:重组、升级、创业


最近我除了上课以外,就在各地看企业。为什么现在企业看得比较多?因为宏观经济没得看了。而且我研究宏观经济,人家也不喜欢听。我去看基层,发现机会起码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行业重组,行业重组的机会非常之多。我刚才说的钢铁行业,很多中小型的钢铁公司都要倒掉,这个时候是购并的好机会。但是现在购并的障碍在于地方政府的干预,所以我和政府说不要阻碍市场上的购并,不要阻碍企业的倒闭。企业不行了,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税收和就业,他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挽救濒临死亡的企业。

我对他们说,经济就像自然界,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死的时候你要让它死,它不死,那些活着的也活不好。因为这些濒临死亡的企业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把价格压得非常低,以至于那些好企业也活不下去。政府和经济学家的考虑不一样,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好企业不敢去收购,因为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不许裁员。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购并一个低效的企业,当然要裁剪冗员。地方政府说不许裁员,这就阻碍了行业重组的进行。如果不是地方政府阻碍的话,现在购并有很多机会。优秀的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它的市场集中度,获得一定的定价的能力来改进它的利润率,实现经营状况的好转。

过去几十年中,各位也许都很成功,但并不一定优秀,各位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谁是真正的优秀企业家,在今后两三年才能表现出来。哪些是好企业,哪些是平庸的企业,哪些是低效的企业,要在下行中才能看出来。以零售业为例,为什么京东这样的电商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干不过沃尔玛,只是沃尔玛的五分之一,而京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的零售商成为中国第一,因为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太低。我说的是自营零售,不是淘宝天猫那样的销售平台。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12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和中国20万亿的零售额相比,微不足道。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一些企业在衰退的时候倒掉,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的来说,机会是非常多的,我要有钱的话就想搞个购并基金,遗憾的是我没钱。

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我去年看了奔驰和宝马的生产线,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虽然还没有达到工业4.0的标准,顶多3.0、3.5,也已经相当好了。机器人到处都是,工位和工位之间的搬运全都是自动化,不用人工,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的技术去提高效率,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率。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的,缝纫机整个行业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大概跌了20%,利润整个行业跌了60%,而他的企业销售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利润跌了大概不到10%。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成绩?他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用电控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


产品的升级,他早就开始做了,他说不做不行了,因为传统的缝纫工越来越难招。设想手工操作的缝纫机,手里捏着布,眼睛盯着针,一天紧紧张张8小时,现在谁愿意干这样的活儿?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你稍稍提升一点,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一点一点的改进产品,一点一点的改进技术,这方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又比如钢价的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回收炼钢的余热,因为相比国外,我们能源的成本还是高的,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的80%来自利用余热、余气的发电。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倒逼企业研发,改进产品和技术,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

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是大众之事,而是小众之事。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进入相对自由。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不一定非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也可以啊。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一定之规,要做具体分析,哪一个有效我就走哪一条路,并不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案例说明,“+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有效。当然,搞互联网的可能不同意我这个观点。

互联网+可以做蚂蚁金服;传统的金融业也可以做+互联网,比如陆金所。我认为传统金融+互联网更有优势,这是由金融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当然,互联网公司可能也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说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大数据。我不否认,你可以在大数据中发掘、分析,为你的客户做信用评级。但是从这些大数据到准确的信用评级,道路还非常漫长。以阿里在淘宝、天猫积累的交易数据,能做多少贷款?阿里金融今天的余额是多少?300多亿吧,对传统金融业来说,是个很小的数目,和全国贷款余额七、八十万亿根本就没法比。为什么呢?因为大数据的信息含量太低,相当于低品位的矿石,你要用多少吨的贫矿才能生产炼出一吨铁?你要用多少大数据才能放出一笔贷款?

所以对互联网,既不要排斥、轻视它,也不要产生恐慌情绪,而是要冷静地沉下心来分析自己行业的业务特征,有哪些是适合互联网上做的,有哪些是互联网没办法做的,我自己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要不要上网,我怎么上网?要独立的思考。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刚开始是漠视,当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时候,很快就从冷漠变成了恐慌,又从恐慌变成了盲目的崇拜,现在是在恐慌情绪下盲目崇拜,以为我不上网就要死,没有那回事。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投降,我觉得太早了,还没有认真抵抗呢,就投降了。


管制是创新的大敌


我们不妨看看沃尔玛,沃尔玛做网上销售做了十几年,投资建自己的网站和电商仓库,沃尔玛在中国收购了仅次于京东的1号店,要发展他自己的网上销售。同时沃尔玛在调整自己的店面结构,下沉,逐渐减少大型的门店,增加中小型的社区店,这些社区店将来就是它电商的提货点和送货点。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日本的电商如果想干的话,可能干不过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便利店过两条街就是一个,电商无法和它们竞争。中国的电商的发展快,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落后也不必紧张,你也去上线,和电商过个招,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你要分析电商优势,也要分析自己的优势,你要知道电商的劣势,也要知道自己的劣势,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你就可以生存和发展。所以沃尔玛现在一方面是去做电商,另一方面改造传统业态。他这样搞起来,亚马逊有可能招架不住,将来亚马逊也许就不是电商公司了,把主业转向云计算了。要观察,不要慌,沉下心来仔细研究,决定今后往哪个方向走。创新、创业不光是电商一个行业,其他行业也有机会。


这并不意味着,除了互联网以外,其他的行业就没有机会。要看到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政府的改革措施反而是比经济上行的时候更到位。最近的取消审批权,最近上市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都是进步。我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向来评价不高,但给予新三板很高的评价,新三板是第一块没有审批制的。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上,只要有人愿意买。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希望从新三板扩展到创业板,再到中小板和主板,都搞注册制就行了,别再审批了。取消发审委,企业只要满足了信息披露要求,全都可以上,市场交易就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事,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政府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保证足够的信息披露,使得投资者可以判断这家企业的状况。



电商在中国的快速崛起正在颠覆传统零售行业,"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出现不到10年的时间,无论各方褒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它体现了国人消费方式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然而,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

许小年认为,中国的电商的发展快,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少。他认为,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企业经营困难,是我们过去长期依靠投资驱动造成的结构性扭曲的结果,去产能化是当前经济最紧迫的任务。在经济调整过程中,有大量的商业机会。第一个机会是行业重组;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

许小年教授今年7月在中欧戈友会演讲时作如上表述。以下是他以“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为主题的演讲全文:

今天让我来讲创新和互联网,我想还是从宏观经济谈起。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走到了今天,不靠创新,已经走不下去了。大家看,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的宏观数据,经济的增长速度是在不断地放慢。虽然统计出来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GDP全是7%,但电力的指标、运输货运量的增长率和企业的层面等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经济正在滑入衰退。为什么会衰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内部所积累下的结构性问题到现在已经捂盖不住了,必须要由某种方式表现出来。表现在宏观上,增长速度放慢;在微观上,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


最大的泡沫在实体经济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如何看待,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衰退的原因是过去透支了今天的经济景气。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经济有个断崖式的下跌,虽然是外部冲击引起的,但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如果我们能利用2008年那个时机,在经济下跌的过程中,忍受痛苦,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就不会有今天的困境。但是我们推出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于是浪费了一次衰退,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调整机会。现在我们看到,今天调整的困难比2008年还要大。2009年“4万亿”执行的结果,使本来已严重的结构失衡更加的恶化,这表现在很多的传统制造业部门那时产能已经过剩,产品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找不到销路,急需更新换代。然而政府的巨量投资,又使这些落后的产能、落后的技术和产品得以苟延残喘,甚至继续扩张一直到今天。原来经济中的内在的增长动力减弱了,这个时候需要增强它的体质,我们非但没有消除导致虚弱的内部结构性弊病,反而是给它注射“强心针”,让落后产能继续膨胀。

欧洲经济为什么现在还不行,因为它的去杠杆化没有认真的展开。我们有数据表明欧洲的杠杆率只是稍稍低于2008、2009年,而美国的杠杆率已经回到了历史的平均水平。这也是欧美两个经济体的表现大相径庭的主要原因所在。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不仅要去杠杆,我们还要去产能。实际上去产能和去杠杆是一回事,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对应的是银行的天量信贷,要不是银行放出那么多的贷款,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过剩产能。实体经济要去产能,金融行业要去杠杆。

A股市场是政府制造的国家牛市,当风险逐渐显现的时候,又是政府去清理场外配资,把它打下去,暴跌之后,又是政府出来救市。尽管社会反响很大,其实A股市场只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政府负债,银行的坏账,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产能。过剩产能有多严重?各个行业不一样,据说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是60%以上。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去杠杆的过程和去产能的过程可能会相当长,到底需要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想3年5年总是要的吧?各位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企业的首要任务不是说发展多快,要做多大,不是赚钱多少,而是活着,活下去就好办。宏观形势严峻,是不是我们就不干了呢?当然不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价值才能显现。我喜欢熊市,不喜欢牛市,为什么?因为在牛市中,资产的价格都被高估,只有在熊市中,资产的公允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上出现,就像巴菲特喜欢熊市一样。所以不要害怕熊市,不要害怕经济的下行和经济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谈创新,谈创业,谈互联网?原因就在这里。


三大机会:重组、升级、创业


最近我除了上课以外,就在各地看企业。为什么现在企业看得比较多?因为宏观经济没得看了。而且我研究宏观经济,人家也不喜欢听。我去看基层,发现机会起码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行业重组,行业重组的机会非常之多。我刚才说的钢铁行业,很多中小型的钢铁公司都要倒掉,这个时候是购并的好机会。但是现在购并的障碍在于地方政府的干预,所以我和政府说不要阻碍市场上的购并,不要阻碍企业的倒闭。企业不行了,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税收和就业,他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挽救濒临死亡的企业。

我对他们说,经济就像自然界,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死的时候你要让它死,它不死,那些活着的也活不好。因为这些濒临死亡的企业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把价格压得非常低,以至于那些好企业也活不下去。政府和经济学家的考虑不一样,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好企业不敢去收购,因为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不许裁员。这怎么可能呢?我去购并一个低效的企业,当然要裁剪冗员。地方政府说不许裁员,这就阻碍了行业重组的进行。如果不是地方政府阻碍的话,现在购并有很多机会。优秀的企业通过购并提高它的市场集中度,获得一定的定价的能力来改进它的利润率,实现经营状况的好转。

过去几十年中,各位也许都很成功,但并不一定优秀,各位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谁是真正的优秀企业家,在今后两三年才能表现出来。哪些是好企业,哪些是平庸的企业,哪些是低效的企业,要在下行中才能看出来。以零售业为例,为什么京东这样的电商在几年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中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亚马逊干了这么多年,干不过沃尔玛,只是沃尔玛的五分之一,而京东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超越了所有的零售商成为中国第一,因为传统零售商的效率太低。我说的是自营零售,不是淘宝天猫那样的销售平台。就是京东这个全国第一也不过12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和中国20万亿的零售额相比,微不足道。零售业一定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钢铁行业,水泥行业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整合,一些企业在衰退的时候倒掉,把市场份额让给那些有竞争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有多少机会?对于做投资的来说,机会是非常多的,我要有钱的话就想搞个购并基金,遗憾的是我没钱。

第二个机会是传统企业的更新换代。我去年看了奔驰和宝马的生产线,车间里面没有几个工人,虽然还没有达到工业4.0的标准,顶多3.0、3.5,也已经相当好了。机器人到处都是,工位和工位之间的搬运全都是自动化,不用人工,车间内部全都连起来了,自动化程度很高。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新的技术去提高效率,不必硬把自己套进互联网思维,而是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率。我们一个校友是做缝纫机的,缝纫机整个行业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大概跌了20%,利润整个行业跌了60%,而他的企业销售额和去年基本持平,利润跌了大概不到10%。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成绩?他无非是把电脑装到了缝纫机上,用电控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


产品的升级,他早就开始做了,他说不做不行了,因为传统的缝纫工越来越难招。设想手工操作的缝纫机,手里捏着布,眼睛盯着针,一天紧紧张张8小时,现在谁愿意干这样的活儿?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迫使他提高缝纫机的自动化程度,你稍稍提升一点,就可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不需要追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一点一点的改进产品,一点一点的改进技术,这方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又比如钢价的下跌迫使钢铁厂削减成本,回收炼钢的余热,因为相比国外,我们能源的成本还是高的,现在它可以做到能耗的80%来自利用余热、余气的发电。所以经济下行并不可怕,倒逼企业研发,改进产品和技术,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

第三个机会就是创业。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不是大众之事,而是小众之事。互联网在中国之所以轰轰烈烈,以至于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有一半在中国,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效率低,给互联网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管制少,进入相对自由。现在是一提创业必谈互联网,其实传统行业一样有创业机会,不一定非做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也可以啊。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没有一定之规,要做具体分析,哪一个有效我就走哪一条路,并不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案例说明,“+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有效。当然,搞互联网的可能不同意我这个观点。

互联网+可以做蚂蚁金服;传统的金融业也可以做+互联网,比如陆金所。我认为传统金融+互联网更有优势,这是由金融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当然,互联网公司可能也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说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大数据。我不否认,你可以在大数据中发掘、分析,为你的客户做信用评级。但是从这些大数据到准确的信用评级,道路还非常漫长。以阿里在淘宝、天猫积累的交易数据,能做多少贷款?阿里金融今天的余额是多少?300多亿吧,对传统金融业来说,是个很小的数目,和全国贷款余额七、八十万亿根本就没法比。为什么呢?因为大数据的信息含量太低,相当于低品位的矿石,你要用多少吨的贫矿才能生产炼出一吨铁?你要用多少大数据才能放出一笔贷款?

所以对互联网,既不要排斥、轻视它,也不要产生恐慌情绪,而是要冷静地沉下心来分析自己行业的业务特征,有哪些是适合互联网上做的,有哪些是互联网没办法做的,我自己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要不要上网,我怎么上网?要独立的思考。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刚开始是漠视,当互联网冲击到自己的时候,很快就从冷漠变成了恐慌,又从恐慌变成了盲目的崇拜,现在是在恐慌情绪下盲目崇拜,以为我不上网就要死,没有那回事。很多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投降,我觉得太早了,还没有认真抵抗呢,就投降了。


管制是创新的大敌


我们不妨看看沃尔玛,沃尔玛做网上销售做了十几年,投资建自己的网站和电商仓库,沃尔玛在中国收购了仅次于京东的1号店,要发展他自己的网上销售。同时沃尔玛在调整自己的店面结构,下沉,逐渐减少大型的门店,增加中小型的社区店,这些社区店将来就是它电商的提货点和送货点。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日本的电商如果想干的话,可能干不过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便利店过两条街就是一个,电商无法和它们竞争。中国的电商的发展快,一个原因是传统零售业实在太落后。落后也不必紧张,你也去上线,和电商过个招,谁赢谁输还不知道呢。你要分析电商优势,也要分析自己的优势,你要知道电商的劣势,也要知道自己的劣势,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你就可以生存和发展。所以沃尔玛现在一方面是去做电商,另一方面改造传统业态。他这样搞起来,亚马逊有可能招架不住,将来亚马逊也许就不是电商公司了,把主业转向云计算了。要观察,不要慌,沉下心来仔细研究,决定今后往哪个方向走。创新、创业不光是电商一个行业,其他行业也有机会。


这并不意味着,除了互联网以外,其他的行业就没有机会。要看到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政府的改革措施反而是比经济上行的时候更到位。最近的取消审批权,最近上市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都是进步。我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向来评价不高,但给予新三板很高的评价,新三板是第一块没有审批制的。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上,只要有人愿意买。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希望从新三板扩展到创业板,再到中小板和主板,都搞注册制就行了,别再审批了。取消发审委,企业只要满足了信息披露要求,全都可以上,市场交易就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事,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政府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保证足够的信息披露,使得投资者可以判断这家企业的状况。



  • 如何理解“为什么美国电商被实体店完爆,而在中国却完全倒过来?_百度...
  • 答:同时沃尔玛在调整自己的店面结构,下沉,逐渐减少大型的门店,增加中小型的社区店,这些社区店将来就是它电商的提货点和送货点。为什么亚马逊在美国无法撼动沃尔玛的统治地位?为什么电商在日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日本的电商如果想干的话,可能干不过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便利店过两条街就是一个,电商无法和它们竞争。中国的电商...

  • 为什么美国电商被实体店完爆,而在中国却完全倒过来
  • 答:美国的基建太过于完善,物流,实体店体验服务什么的都做的比较完善,购买力基本被榨干了,所以,电商很难有爆发式增长的可能。中国的基建,还差的远呢,所以才给了电商机会。

  • 为什么电商在美国被实体店完爆,在中国却相反
  • 答:主要原因以下几点:1、物流成本:国内物流成本很低,美国相对较高;2、租金及实体店运营成本:美国低得多,中国租金太贵,没法玩实体;3、国外都是大型自建采购的实体店,可以自己控制采购成本;国内店铺一般是代销制,不能自己采购控制成本,成本对比线上无优势。

  • 为什么美国电商被实体店完爆,而中国却完全倒过来
  • 答:第三、美国税收制度很健全,执法也很到位,所以,网店和实体店的税收应该也差不太多,不会导致网店完全冲击实体店;第四、价值观和世界观(个人感觉有那么点)也和我们不同。美国人比较注重体验,注重自我价值,思维相对独立,不像我们,忙忙碌碌都不知道为什么而忙,他们不会全民一窝蜂干一件事。以上,...

  • 为什么在国外电商干不过实体店,而在中国却直呼马云爸爸?
  • 答:美国有一个十分健全的零售系统。美国产品途径之间和谐的都对比好,电商面临厂商没有那么狂野的本钱去耍流氓,这么一来,厂商就能保持实体店与电商的报价共同,去掉了运费后,实体店多半还更廉价了。勤程网网店转让发现美国人的观念不一样,有许多美国人沉迷于实体店购物的趣味和新鲜感,一贯研讨标明,40%...

  • 美国实体店为什么能完虐美国电商
  • 答: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做电商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物流,中国人口大国,人口很密集,所以物流成本地(城市),但是,美国的物流成本就比较高了,其实他们也有电商,只是成本相对高,别人也觉得比较麻烦,这就是为什么沃尔玛在美国能够一直发展的那么好的原因。京东代运营江南北电商 ...

  • 为什么国外都是实体店干倒电商,而中国电商干掉实体店呢?
  • 答:因为国外的电商发展的并不是很好,并且在很多的时候,国外的电商里面的很多货物都是假的,而中国的电商发展到相当的不错,在实体店中容易受骗,而且,中国的电商,物流以及产品的质量都是相当好的,而且中国的人口众多,很多人都不喜欢出家门去买东西,电商只会越来越庞大,所以,在中国电商可以打败实体店...

  • 发达国家为何叫停电商
  • 答:1. 电商行业的繁荣,并不意味着就是进步。欧美国家电商不及实体店的三个主要原因是:首先,线下销售渠道在这些国家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品牌商更倾向于建立完善的线下销售网络,而不是通过电商削弱自己的销售渠道。其次,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极为罕见。商品价格相对一致,消费者很难...

  • 欧美为何“冷落”电商?原因不止担忧冲击实体店
  • 答:指责电商摧毁实体经济并不公允。欧美不大力发展电商的原因有很多。实体零售店的困境是多环节挤压的结果,若要将责任归咎于某一方,更应指向房地产行业。电商提供的快速全国配送体验是实体店无法比拟的,但压倒实体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是高昂的房租。不仅门店需支付房租,工厂同样面临人工成本的逐渐增加。无论...

  • 感觉美国实体永远是第一,我们的电商是第一,为什么美国不大搞电商?
  • 答:所以,中国现在不是需要打死电商,发展实体店,实体店肯定需要退出主要的舞台,去服务那些电商难以服务的人群,比如老年人,比如偏远农村地区等等。电商的主要问题是垄断,国家主要是想打破电商平台的垄断,没有整死电商的想法。你想,我们好不容易走出一条优势于美国的商业之路,我们又亲手毁掉它,你以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