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贞观政要》中“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的译文 唐太宗教子,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翻译

2024-06-01m.verywind.com
文言文《唐太宗教子》的原文是?~

文言文《唐太宗教子》的原文: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
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休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
文言文《唐太宗教子》的翻译: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时候有胎教世子的说法,我却没有时间考虑这事。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谕。
见他对着饭菜准备吃饭时,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样来的?’回答说:‘不知道。’我说:‘凡是播种、收获的农事都很艰难辛苦,全靠农民努力务农,不去占用他们劳作的时间,才常有这样的饭吃。’看到他骑马,又问他:‘你知道马是怎样来的吗?’
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是能够替人代劳的东西,要使他既劳作又得到休息,不耗尽气力,这样就可以常有马骑。’看到他乘船,又问他:‘你知道船是怎样运行的吗?’回答说:‘不知道。’
我说:‘船好比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载船,也能推翻船,你不久将做君主了,怎能不畏惧!’看到他在弯曲的树下休息,又问他:‘你知道弯曲的树如何能正直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正直成材。
做君主的虽然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诤就可以圣明,这是傅说讲的道理,可以对照自己作为鉴戒。’”
此文出自唐代·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吴兢著《贞观政要》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为借鉴。
书中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皇帝的诏书、大臣的谏议奏疏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讨论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求谏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为其重点。
《贞观政要》在唐代被皇家视为定本的本子,即是经蒋乂整理的本子。现今所见“读《贞观政要》”最早的记载在唐宪宗时,恰好证明是蒋乂使其外祖父的遗著得以重见天日的。
经蒋乂整理过后,唐文宗、唐宣宗,直至宋仁宗所读、所见,均属这一系统。宋刊本《贞观政要》,无疑亦属这一版本系统。《玉海》引《邯郸书目》著录的《贞观政要》,也是这个版本系统。
蒋乂的四子中,系、伸、偕三人皆有史才,自文宗至懿宗相继为史官。史称:蒋氏“父子相继修《国史》、《实录》,时推良史,京师云《蒋氏日历》,士族靡不家藏焉。”蒋氏家藏《贞观政要》的底本或稿本,随之而流向社会,各本杂相抄录,所以出现淆乱。
作者简介: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吴兢所上谏疏皆关乎封建政治之大事。他的《谏十铨试人表》即是一例。当时在选用官员时,皇帝绕开吏部而在禁中做出决定。
吴兢很反对,认为朝廷各个部门应各司其职,选官事必须由吏部主之。他强调的是要按既定法规行事,甚至皇帝也不能例外,任意改变制度,“上自天子,至于卿士,守其职分,而不可辄有侵越也”。吴兢在政治上颇有献替,他的直言敢谏,不愧为一代诤臣。
著作郎吴兢撰写的《则天实录》,谈到宋璟逼迫张说,让他为魏元忠作证一事。魏元忠是武则天重臣,被人诬陷说过“小人在君侧!”,引起权臣张易之、张忠昌的猜忌和控讦。张说一开始畏于张氏权威,证言不利于魏元忠。宋璟伸张正义,张说不得已还了魏元忠的清白。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见其临食将饭 临:面对。
(2) 以时消息 以:伴随、按照。
(3) 禾尽其力 尽:穷尽、用完。

4.
(1) 水所以比黎庶
所以,古义:表原因,……的原因。
今义:因此、故而。
(2) 为人君虽无道
为人,古义:“为人君”连用,意思是作为君主。
今义:做人。
(3) 今亡亦死
亡,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4) 会天大雨
大雨,古义:下大雨(动宾结构)。
今义:很大的雨。

5. B (“其”都是第三人称,“他”的意思)。

6. D (不是从小培养,“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是说太宗以前没注意培养)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时候有胎教世子的说法,我却没有时间考虑这事。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谕。见他对着饭菜准备吃饭时,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样来的?’回答说:‘不知道。’我说:‘凡是播种、收获的农事都很艰难辛苦,全靠农民努力务农,不去占用他们劳作的时间,才常有这样的饭吃。’看到他骑马,又问他:‘你知道马是怎样来的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是能够替人代劳的东西,要使他既劳作又得到休息,不耗尽气力,这样就可以常有马骑。’看到他乘船,又问他:‘你知道船是怎样运行的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船好比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载船,也能推翻船,你不久将做君主了,怎能不畏惧!’看到他在弯曲的树下休息,又问他:‘你知道弯曲的树如何能正直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正直成材。做君主的虽然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诤就可以圣明,这是傅说讲的道理,可以对照自己作为鉴戒。’”

  • 《贞观政要》中“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的译 ...
  • 答: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时候有胎教世子的说法,我却没有时间考虑这事。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谕。见他对着饭菜准备吃饭时,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样来的?’回答说:‘不知道。’我说:‘凡是播种、收获的农事都很艰难辛苦,全靠农民努力务农,不去占用他们...

  •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翻译是什么?
  • 答:翻译是: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出自《贞观政要》,书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

  • 太宗谓侍臣曰的全文翻译
  • 答:译文: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

  • 《贞观政要》悔过中一段的翻译并请简要分析一下
  • 答:翻译如下(意译,因为文言文用词简洁,括号里的词语是原文省略的现代汉语成分,补上后看起来更顺畅):贞观十八年,太宗对侍奉的臣下说:“为人臣子对帝王(的态度),大多是奉承(君王)的意思或顺应(君王)的旨意,(用)甜言蜜语取悦(君王)求得信任。朕现在希望了解自己的过错,爱卿等都可以直说。

  • 《贞观政要 诚信》的翻译是什么?
  • 答: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译文】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斥退皇帝身边那些佞邪的小人,唐太宗对上书...

  • (唐)太宗谓待臣:“往昔初平京师...翻译
  • 答:翻译: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

  • 《贞观政要-贪鄙》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 答:原文: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自哪里
  • 答:“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载魏徵语。 备豫:事先防备。不虞:意外。为:治。这两句大意是:事先防备意外之事,是治理国家的常道。 译文: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在平日时时预防着意外事变的发生,以免遇到灾害、战乱时无法应付,危及国家民族。这两句可用于治国,也可单用前句泛...

  • 贞观政要 贪鄙原文及翻译
  • 答:《贞观政要.贪鄙》吴兢 原文: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

  • 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全文翻译...
  • 答: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第一>。原文: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