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建安企业一般计税法下,取得的劳务分包专票,预交时分包扣除后,还能进项税抵扣吗? 营改增后建筑劳务分包是实行差额征税吗?

2024-06-02m.verywind.com
我们是建筑施工一般纳税人。现在新项目劳务合同是按简易征收3%纳税,是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专票?~

建筑劳务服务企业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不可以开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为,简易计税办法计税的进项是不允许抵扣的。
凡纳入“一机多票”系统(包括试运行)的一般纳税人,自纳入之日起,一律使用全国统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并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对于一般纳税人已领购但尚未使用的旧版普通发票,由主管税务机关限期缴销或退回税务机关;
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印有本单位名称发票的一般纳税人,允许其暂缓纳入“一机多票”系统,以避免库存发票的浪费,但最迟不得超过2005年年底。

扩展资料现在的增值税普通发票,都是由纳税人购买,实行有偿使用,对交易次数频繁、用票量大的纳税人来说,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纳税人为消费都开具发票的积极性。
因此,实行凭票退税制度后,为减少纳税人的负担,可以研究实行增值税普通发票免费提供给纳税人的办法。印制、运输普通发票的费用,可以考虑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安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普通发票


总包合同纳税人取得分包合同的专票是可以作进项抵扣的。因为总包合同才是该项工程与业主之间的合同主体。

  • 建安企业一般计税法下,取得的劳务分包专票,预交时分包扣除后,还能进 ...
  • 答:总包合同纳税人取得分包合同的专票是可以作进项抵扣的。因为总包合同才是该项工程与业主之间的合同主体。

  • 建安企业一般计税法下,取得的劳务分包专票,预交时分包扣除后,还能进 ...
  • 答:预缴时分包已经扣除的情况下,正常申报重新计算税款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但只能采用一般计税方法

  • 建安企业收到的劳务费发票怎么做账
  • 答:建安切企业收到的劳务费发票,计入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科目进行核算。如果是一般纳税人收到专用发票的,还可以抵扣其对应的进项税额,其分录为,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等。

  • 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出去,取得的3%专票分包劳务费,我们可以抵扣吗?_百度...
  • 答: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出去,取得的3%专票分包劳务费,可以抵扣的。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

  • 一般纳税人劳务发票税率是多少
  • 答:一般纳税人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属于人力资源服务,劳务费税率是6%。建筑劳务发票的税点是百分之9或者百分之11.如果是一般纳税人,2021年建筑劳务发票按照9%税率征收;2.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2021年建筑劳务发票按照1%征收(正常是3%,2021年有优惠政策)。在此我们应该需要注意什么?1.要保证劳务分包合同...

  • 建筑劳务公司劳务分包应交什么税
  • 答:按照现行规定,建筑业小规模纳税人劳务按照增值税“建筑业”税目,依照3%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时按照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计税(费)依据,依照城建税税率和3%教育费附加率计算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建税税率:在城市的税率7%;在县城、建制镇的,税率5%;不在城市、县城、建制镇的,税率1%。)...

  • 建筑企业简易计税项目收到劳务发票怎么做账
  • 答:建筑企业简易计税项目收到劳务发票账务处理,借:工程施工,贷:应付账款等,简易计税是因特殊行业,无法取得或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所以采取简易计税的方法来征收增值税。建筑服务清包工、甲供工程、建筑工程老项目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简易计税。

  • 劳务分包公司都有哪些税种?
  • 答:劳务分包公司都有哪些税种?答: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1%;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以及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建筑服务,征收率为3%;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2%;印花税0.03%;企业所得税:查帐25%或定率(定率税务局根据行业而定).劳务分包在建筑施工企业比较普遍.基本上指人工费...

  • 营改增后建筑业劳务分包怎么抵扣
  • 答:这个要分情况:1、如果是适应简易征收办法的,对外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 —简易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销售额×3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销售额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2、如果是适应一般征收办法,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一般计税方法 应...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