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范式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4-06-02m.verywind.com
~

1. 《高中文言文阅读范式有答案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18分)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②式仕为郡功曹。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 元伯临尽。

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

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

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 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

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

既至圹①,将窆②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

移时③,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送殡用的绳索)而引,柩于是乃前。

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③举州茂才④,四迁荆州刺史。

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⑤。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

曰:“昔与子俱曳长裾,游息帝学。吾蒙国恩,致位牧伯⑥,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七十一》)注释:①圹:墓穴。②窆:下葬。

③移时:过了一会儿。 ④茂才:秀才。

⑤街卒:掌管街道治安、扫除等事的差役。⑥牧伯:州郡长官。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乃共克期日( ) ⑵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⑶咸为挥涕( ) ⑷式见而识之( ) 18。 下列各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而子怀道隐身”A。

尽欢而别 B。屣履而呼曰 C。

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 D。号哭而来19。

下列各项与“子未我忘”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不吾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B。

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C。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D。

句读之不知(韩愈《师说》)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6分)⑴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⑵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21。用“/”为第③段划线句断句。

(2分)式 行 部 到 新 野 而 县 选 嵩 为 导 骑 迎 式 式 见 而 识 之呼 嵩。22。

细读全文,概述范式的性格特点。(2分)。

2. 范式字巨卿 阅读答案

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

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①克:约定。 ②白:告诉。 ③审:确实。 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ji):携带。 ⑥牒:文书。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二人并游太学(一起) B.元伯具以白母(详细)

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给予) D.勉许为办事(赞成)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乃共克期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请设馔以候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C.而于此得疾而死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将于北都求官 欲报之于陛下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

②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

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提问者: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小题1:C小题1:D小题1:C小题1:(1)元伯把事情全部告诉母亲,请她准备好饭食来等候范式(巨卿)。

(意思译对得1分,“具”“以”译对各得1分)(2)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意思译对得1分,“素”“遗”译对各得1分) 小题1:(“笃”,病重的意思。

A项前者是“一起”的意思,后者是“具备”的意思;B项前者是“确切”的意思,后者是“明白、知道”的意思;D项前者是“恰好”的意思,后者是“到”的意思)小题1:(②是张劭对范式的希望,⑤是说范式看了陈平子的遗书和坟墓后的反应,⑥是说范式不去当官)小题1:(“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错,文中说“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小题1: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是儒生,和汝南郡张劭是朋友。

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请假回家乡,(分别时)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看望你的孩子。”

两人互相约好日期。后来约好的日期将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

张劭的母亲说:“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地相信呢?”张劭回答说:“范式是讲信用的人,肯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张劭的母亲说:“如果真是那样,当然得替你们准备酒食。”

约定的日子到了,范式果然前来赴约,登堂拜见张劭母亲后,接着开怀畅饮,兴尽才离开。后采张劭病重卧床,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去探望他。

张劭临终时叹息道:“可惜见不到我生死之交的老朋友了!”殷子征说:“我和君章倾心 用户 2016-12-03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20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  协议 var userCity = "\u5317\u4eac", userProvince = "\u5317\u4eac", zuowenSmall = "2";。



  • 范式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小题1:C小题1:D小题1:C小题1:(1)元伯把事情全部告诉母亲,请她准备好饭食来等候范式(巨卿)。(意思译对得1分,“具”“以”译对各得1分)(2)于是撕开一块白绸写信,来送给巨卿。(意思译对得1分,“素”“遗”译对各得1分) 小题1:(“笃”,病重的...

  • 范式字巨卿 阅读答案
  • 答:(一)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 范式字巨卿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范式和张劭。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题1:B小题1:B D小题1:①范式的母亲说:“如果果真如此,我自当为你们酿酒。” ②然而不到十天,书生生了大...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 ...
  • 答:1.①a ②b 2.d 3.范式是个诚信之人。可学元伯重友情的品质。(关键意思对即可)

  • 文言文阅读。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
  • 答:1.①A ②B2.D3.范式是个诚信之人。可学元伯重友情的品质。(关键意思对即可)

  • 后汉书范式传阅读答案
  • 答: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读书,是儒生,和汝南郡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请假回家乡,(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该回来的时候,我将前往贵府拜见你的母亲大人,并来看你的孩子。”两人于是互相约好日期。后来约好的日期将要到了,张劭把约定的这件事详细告诉了母亲,...

  • 范仲淹有关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1. 【【范仲淹苦读】古文练习【范仲淹苦读】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 【范仲淹苦读】\x0d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逐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

  • 范式守信文言文答案
  • 答:1. 《范式守信》古文翻译是什么 《范式守信》古文翻译: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和汝南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个人一起请假回到家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以后应当返回,我将拜访你的父母大人。”于是一起约定了见面的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全部向母亲说了,...

  • 2015高考语文核按钮文言文第十单元65∼66页答案
  • 答:2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注],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

  • 范正辞断案文言文阅读答案
  • 答:9.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