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尿多少尿 正常人一天的排尿量是多少?

2024-06-01m.verywind.com
一般一天喝多少水尿多少泡比较好?~

每天至少1500毫升

喝水无论是对于健康人还是病人来说都太重要了,不仅可以促进毒性代谢物的排泄,还能减轻上呼吸道局部症状,而且充足的补液会让人身体、精神都好起来。在冬季,多喝水可以很好地缓解咽喉疼痛等症状。

现在到了冬天,大多数上班族都要接受双重“烤验”,在家有暖气,到单位有中央空调,在这种干燥闷热的环境下,如果少喝水或只是正常喝水都可能引起人体隐性脱水。隐性脱水可使人体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加之冬季室内局部空气不流通,病毒在单位体积内的浓度会增加很多倍,这时如果人体如果再处于隐性脱水状态,当然很容易“中招”了。冬天每人一天至少应保证喝1500毫升水,大约是6—8杯,具体的量要视自身情况而定。

每次要喝200毫升

也许是因为生活太忙碌,工作太紧张了,也许是因为喝水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小了,人们总是不加以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口渴了才喝水,或者每次只是“蜻蜓点水”一样地喝一点。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事实上,人体中的物质75%是水,当人体失水量达体重的2%时才会感到口渴,也就是说当你感到口渴时,你的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因此,应有规律地喝水。

不仅如此,规律性的喝水也并不是说每次只要喝一点就行,还有一个量的问题。“每次喝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一口口地喝,只有70%的水分被人体吸收,一次喝太多又会增加胃肠负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每次喝200—250毫升,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利用。”

科学饮水时间表

7:00:早晨起来喝一杯淡盐水或凉白开水,可以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肠排毒。半小时之后,再用早餐。

8:30:到工作单位后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这时候补水特别重要。

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午餐前适当喝点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活力,但也不要喝完后马上就进餐。

12:30:午餐半小时后,可以少量喝些水。

14:3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劳,给身体充充电,这一杯水很重要。

17:30:下班前喝点水。忙了一天,身体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水还能带来肠胃的饱胀感,减少晚餐食量,特别适用于想减肥的人士。

22:30:临睡前一至半小时喝一些水,但不宜喝得太多。

正常人一天的尿量是1000-2000ml,首先要注意每天的尿量是否有明显的减少。少于400毫升称之为少尿,少于50毫升称之为无尿平均每小时少于17毫升也叫少尿24小时超过2500毫升称之为多尿正常尿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水量、冒汗情况以及周围温度等,如果超过正常范围,需要考虑排尿异常了。
无尿和少尿是临床上一定要充分重视的问题,无尿就是24h尿量<100ml,少尿是指24h的尿量<400ml,
无尿和少尿都是肾排出量减少导致。引起无尿和少尿的主要原因有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多尿是指每天的尿量高达3000-5000ml/d,如果少尿和无尿,这就是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为2500ml左右,其中饮水约占50%,食物中含的水为40%左右,体内代谢产生的水占10%。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ml。 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的条件下,应适当增加。生病时特别是发烧时也要多喝水,因为体温每升高1°新陈代谢就加快大约7%。

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排尿量为400~500毫升,幼儿为5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为600~800毫升,学龄儿童为800~1400毫升。 正常人正常尿量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 

多尿:24小时尿量多于2500。

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每小时少于17毫升。 

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 

尿崩症:24小时尿量达到5升以上。

扩展资料

科学饮水

一、不喝污染的生水

人类80%的传染病与水或水源污染有关。伤寒、霍乱、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疾病都可通过饮用污染的水引起。污染的水还可以引起寄生虫病的传播和地方性疾病等。因此,饮水要符合卫生要求。不要喝生水,要喝煮沸的开水。

二、喝水要掌握适宜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盐类含量,水中钙盐、镁盐含量多,则水的硬度大,反之则硬度小。水质过硬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我国规定水总硬度不超过25度。建议一般饮用水的适宜硬度为10-20度。处理硬水最好的办法是煮沸,经煮沸后均能达到适宜的硬度。

三、喝水要有节制

夏季气温高,人体多汗易渴。但喝水要适量,不要喝大量的水。即便是口渴的厉害,也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这是因为喝进的水被吸收进入血液后,血容量会增加,大量的水进入血液循环就会加重心脏负担。要注意适当地分为几次饮用。

时、喝水要适时适量

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水有疏通肠胃之功效,并能降低血液浓度,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剧烈运动或劳动出大汗后不宜立即喝大量水。进餐后消化液正在消化食物,此时如喝进大量水就会冲淡胃液、胃酸而影响消化功能。

参考资料人民网-水喝错了也伤身 如何正确喝水

参考资料人民网-男人一天几次小便最正常 从小便次数看前列腺问题



正常人每日尿量2000到2500ml,白天排尿次数3-5次,夜间1-2次,每日饮水应在1600ml才能排除体内毒素。饮水后通常在15-30分钟排尿,但也要根据饮水量,水会多喝多排少喝少排的。

8杯水 白天6-8次尿尿

  • 请问人一天要喝多少水才算正常???
  • 答: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天的需水量是2000到2500毫升左右。因为人体的一天正常的尿量,大概是1350到1500毫升左右。人们的皮肤会蒸发大概700毫升水分左右,还有人体产生的粪便,大概每天要排出150毫升水分左右。天气特别热,出汗比较多,那么人体饮水量就会稍微的大一点。如果是对于本身人体是有心脏病的、心功能不全的...

  • 每天喝多少水,应该洒多少尿才是正常?
  • 答:一般进1-1.5升水,排尿0.5-1升(一到两矿泉水瓶)。

  •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尿多少尿
  • 答: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排尿量为400~500毫升,幼儿为5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为600~800毫升,学龄儿童为800~1400毫升。 正常人正常尿量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多尿:24小时尿量多于2500。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每小时少于17毫升。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尿崩症:24小时尿量达到5升以上。

  • 正常人喝水量与排水量
  • 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每人每日应摄入的水量为1500~1700毫升,每次饮水量在200毫升左右为宜。如果身体情况特殊,则可以咨询医生,询问适合自己的饮水量。一天正常的尿量,大概是1350到1500毫升左右。我们的皮肤会蒸发大概700毫升水分左右,还有我们的粪便,大概每天要排出150毫升水分左右。

  • 人一天怎么喝掉2升水?那不是总要去厕所
  • 答:解析: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过程中或是从皮肤所蒸发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

  • 正常人一次的排尿量是多少?
  • 答:300毫升左右。健康的小便标准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总量不超过3000毫升。如果不是饮水原因造成的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很多人以为老想尿,肯定是肾虚。其实,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小便次数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问题;不仅次数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则有可能是内科代谢性疾病,...

  • 每个人日常应该喝多少水呢?为什么?
  • 答:建议人们每天喝7~8杯(1500~1700毫升)的水。具体的饮水量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确定,没有“最佳”的饮水标准。人体内的水分来源于饮用水、食物水和代谢水。正常情况下,每天的饮水量约为1000 ~ 1300毫升,食物水约为700 ~ 900毫升,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产生的水分约为每天300毫升。因此,正常成年人每天...

  • 正常人一天喝3L水 要排多少尿
  • 答:有地方说正常人24h尿量在1000-2000ML。但是我觉得这不太恰当,应该是喝多少基本就排多少吧。我每天也都喝3L左右水,还不包括食物。老喜欢上厕所,但是没仔细留意尿量究竟有多少。我留意观察了下,昨晚12点睡前我喝了1000ML,直到今天起床到现在又喝了1500ML左右,(不包括食物)昨晚入睡后直到现在的...

  • 喝水后多久排尿和排多少,说明肾脏很健康?
  • 答:肾是机体内非常重要的代谢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而尿液的产生又决定了肾脏与机体内水分循环的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我们正常人一天的排尿量大概在1500毫升,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代谢和内环境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我们应该保持每天的喝水量达到1500毫肾脏主要两大功能,一就是帮助我们人体净化血液,二就是...

  • 人体一天摄取多少水?含量究竟有没有固定的标准?
  • 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百花博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喝的水量至少应该与身体消耗的水量相平衡。人体每天排泄约1500毫升的尿液,加上呼吸时粪便或皮肤蒸发的水分,而人体每天只能从食物和体内代谢中补充约1000毫升的水分。因此,正常人每天需要喝至少1500毫升的水。通常,每个人需要喝多少水...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