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我国刑法有没有规定个人隐私的保护条款 ? 第几条? 我国有关个人隐私的规定有哪些,都在哪些法律条文上有记载?

2024-06-02m.verywind.com
我国法律有关个人隐私的规定有哪些,都在哪些法律条文上体现?~

我国关于个人隐私的规定分散于诸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尤其是在《宪法》、《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中的规定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下面仅为部分列举:《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民法总则》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第一百二十八条:侦查人员执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有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第一百三十条:……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第一百三十三条: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或者盖章。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六条: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第一百三十七条: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第一百三十八条: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详情咨询本同律师事务所

一、涉及个人隐私的公开宣判不公开审理可以吗?
是可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行政诉讼法第80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二、我国有关个人隐私的规定有哪些,都在哪些法律条文上有记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三、个人隐私和个人隐私权的区别
个人隐私和个人隐私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个人隐私是客观存在,而个人隐私权则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各国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因此,各国个人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有所不同。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在保护个人隐私权利方面加大了力度,因此,个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趋同化的趋势。个人隐私是一种客观事实,无论是静态的个人隐私,还是动态的个人隐私。
无论是先天的个人隐私(譬如身体上的隐私),还是后天的个人隐私(譬如违法犯罪记录),都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各国在立法过程中,对个人隐私保护范围不同,因此,个人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有所不同。
四、互联网上个人隐私的保护
互联网络时代保护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自然人在互联网上的所有活动都会留下印记,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则会充分利用用户留下的电子印记,了解自然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人的消费偏好以及自然人的活动轨迹等。
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如果对互联网络的数据搜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那么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就会利用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客观上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刑法本身没有单独对侵犯隐私权定罪 一般的案件都是走民事侵权

当然侵犯隐私的行为可能构成其他罪名,像私拆信件,敲诈勒索等等,这个要根据个案来判定了

第246条,侮辱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我国法律有关个人隐私的规定有哪些,都在哪些法律条文上体现?
  • 答:我国关于个人隐私的规定分散于诸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尤其是在《宪法》、《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中的规定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下面仅为部分列举:《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

  • 别人发自己的隐私到网上犯法吗
  • 答:法律分析:别人将个人隐私发布到网上,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等情形的,就会构成犯法,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个人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个人隐私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 我国刑法有没有规定个人隐私的保护条款 ? 第几条?
  • 答:刑法本身没有单独对侵犯隐私权定罪 一般的案件都是走民事侵权 当然侵犯隐私的行为可能构成其他罪名,像私拆信件,敲诈勒索等等,这个要根据个案来判定了

  • 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哪些规定?
  • 答:我国有许多法律法规对保护个人隐私作了间接的、原�0�1则性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明确了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这是我国法律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最根本的依据。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保护隐私权?
  • 答: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

  • 关于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答:”《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上述规定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但却将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限定在名誉权的范围内,有失科学。3、刑法的有关规定 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对公民私生活免受干扰的保护。刑法...

  • 个人隐私保护法
  • 答:”私拆信件和窃听电话,都是侵犯通信秘密的行为,宪法通过禁止这些行为,从而对公民的隐私权予以保护。刑法 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刑法主要是通过追究侵害隐私权行为刑事责任来实现对隐私权的保护。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有没有保护互联网上个人隐私的法律条款?
  • 答: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四、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三)利用...

  •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有哪些?
  • 答:隐私权是人格权的一项重要内容,隐私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一)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