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国外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多少 各国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数据在哪里可以查到?

2024-06-02m.verywind.com
美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之多少?~

占GDP的6.321%。

2015年美国的政府教育支出是10240亿美元,GDP是161979.6亿美元,2015年美国GDP 170000亿美元 军费5900亿 再加200多亿战争经费 占比3.6%左右,这两大开支也是全美最重要的两大开支,占比虽然看起来不大,实际上经费远超预期



扩展资料:

教育规定

在美国,16-18岁之前必须在学校就读。现在许多州要求必须就读到18岁。有些州只规定必须就读到14岁。学生可以进入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就读。在多数公立和私立学校,教育分为3级水平:小学、初中和高中。

在联合国的一个21个国家的教育索引中,美国得分为99.9,排名世界第一。7660万学生在16个年级就读。其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有520万人(10.4%)在私立学校就读。在该国成年人口中,有85%达到中学毕业,27%获得学士学位以上学位。根据2002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大学毕业年收入平均为45,400美元,超过平均水平10,000美元。2015年美国的政府教育支出是10240亿美元,GDP是161979.6亿美元,比例为6.321%。
2016年3月数据表明美国人口约3.23亿,以此为基数计得美国2015年政府人均教育支出约3170.28美元。
2015年中国的政府教育支出是26271.88亿元人民币,GDP是 676708亿元人民币,比例为3.88%。
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口约13.75亿,以此为基数计得中国政府人均教育支出1910.68元人民币,按2015年平均汇率6.2284元人民币兑1美元计,折合约306.77美元,约为美国人均水平的9.68%。
从支出总额看,26271.88亿人民币约折合4218.08亿美元,达到美国的45.19%。
当然,以上比较均是以名义汇率进行的,若以经合组织2014年发布的平价购买力标准计算,3.606元人民币相当于1美元,则中国教育总支出26271.88亿人民币约折合7285.60亿美元,达到美国的71.15%;中国人均529.86美元,为美国人均水平的16.71%。

从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看,全球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平均水平在4.3%左右。中国的数据只有98年和99年两年的数据,平均值不到2%,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在G20国家中,教育投入占比较高的国家是沙特、加拿大、南非。印度、日本、韩国、印尼等亚洲国家的教育投入占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中国的教育投入已经在2012年以后超过了4%,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投入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同样水平。为了保持数据的统一性,下面的数据还会采用世界银行的数据。

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投入比例看,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在小学的教育投入占比较低,中学教育的投入比例较高;加拿大和土耳其在大学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较高。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土耳其的教育投入占政府公共事业投资的比例较低。




对比教师收入与教育投资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的教师收入占教育投入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了80%左右,其它高收入国家的教师收入占到教育投入的60%以上。中国的数据(98年,99年),教师收入占教育投入的比重不到50%,其中大学的师资仅为教育投入的40%左右。这里的教师收入是指总收入,因此影响师资占比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平均工资,另一个是教师的数量。就我们一般的感觉而言,教师的收入水平(教学)是相对偏低的,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教育资源的匮乏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这也是为什么升学的压力,已经从高考前移到小升初阶段的主要原因。




对比教育各个阶段的师生比例,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学前教育学生和教师比例最低的国家居然是印度,这有点颠覆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国的学前教育师生比例处于下降的趋势,不过仍高于世界水平,也反映出学前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这也与大量的农村人口城镇化有一定关系。加拿大和南非的学前教育学生和教师的比例在30:1左右,说明学前教育资源最为匮乏,想要移民加拿大的同学要注意了,最好小学以后再去享受加拿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印度和南非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和老师的比例是30:1左右,是G20国家中最高的。说明小学教师资源比较匮乏。中国的小学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低于20%,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俄罗斯是小学阶段学生和教师比例低的国家,这与俄罗斯的人口密度较低有一定关系,也说明俄罗斯在小学阶段教育资源较为充沛。

在中学阶段,印度和南非的学生和教师比例依然是G20国家中最高的,印度的学生教师比例接近40:1。中国的学生和教师比例从1998年后处于下降的阶段,目前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而言,高收入国家的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低于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在大学教育阶段,中国、印尼和土耳其的学生和教师比例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说明这几个国家的大学生增长速度高于大学教师的增长速度。学生和教师比例的增加,总体来说会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学生和教师比例相对较低在10:1左右的水平,说明这些国家的大学教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可以作为美国之外出国留学的备选地区

在G20国家中,韩国的教育投入效果在数据方面最为突出,韩国的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和老师的比例从上个世界90年代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教师的增长速度,高于学生的增长速度。教师数量的快速增加,会提升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从而也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和中国相当水平,这与韩国的教育投入也有很大的关系。

排名 国名 经济力 科技力 军事力 资源力 社会发展 政府调控 外交力 年增长率 综合国力1   美国 3251  1718  2249   547    559    185     131    0.43%  8639 2   日本 2158  1111  806    226    416    169     100    0.26%  4986 3   法国 1588  994   814    201    419    184     119    0.31%  4319 4   英国 1602  856   830    217    400    171     112    0.75%  4188 5   德国 1762  854   623    191    419    184     107    0.48%  4139 6   中国 1321  312   508    483    245    133     116    2.98%  3119 7   俄罗斯598  504   863    521    332    157     118    2.20%  3092 8   加拿大836  227   176    532    423    174     99     1.92%  2467 9   意大利743  252   227    228    397    161     97     1.97%  2106 10  澳大利亚554 147  130    375    410    148     89     2.56%  1852 11  巴西  551  211   169    382    253    110     85     2.21%  1762 12  西班牙621  157   114    209    364    124     85     2.08%  1674 13  印度  588  176   170    334    189    104     87     1.79%  1650 (一)中国综合国力总体情况 中国综合国力排在第六位,属于国力次强的国家,整体国家实力大大低于美国,排在英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的后面,但是超过日本、加拿大、韩国和印度。 中国综合国力的国力资源排名落后,只好于俄罗斯和印度,落后于所有发达国家。从科技力上看,中国在技术投入上严重不足,2004年,R&D支出只有186.0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1%,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4%。从科技产出上看,2002年,中国本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专利数为633项,只高于印度,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095美元,相当于这里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3.3%。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庞大,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27%。形成这个结果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巨大的加工贸易所形成,虽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但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并不反映中国的科技实力。另外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确有先进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人力资源排在第一位,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04年,中国劳动力总量达7.87亿人,是排在第二位印度的将近两倍。中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年,文盲率接近12%(2002年数),只好于印度。200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为5%,是大国中水平最低的国家,印度也达到了8%。  中国资本资源排在第八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储蓄率,中国储蓄规模总体水平很高,2004年储蓄总额达到6018亿美元,排在第四位。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政策成绩显著,2003年,在中国的外资存量达到5014.1亿美元,排在第六。但中国的股市目前的融资能力非常有限,2003年,股票市场交易额为681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8.09%,总量和相对量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信息力非常落后。在基本基础设施上,2003年,中国的公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8公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每平方公里1.59公里,中国的铁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1公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每平方公里0.05公里,而中国的航空载客量规模还是很大,2003年为87590,排在第三位,但也只相当于美国运输能力的15%。在信息基础设施上,中国的落后表现为各类信息设施的有限人均占有,在计算机、宽带、因特网、电话上人均占有水平都很低。2004年,中国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为41,美国为763;中国每千人中因特网用户有为78.53,美国为632.2;中国每千户居民拥有的宽带用户为8.14,美国为86.27。 在自然资源方面,中国排在第四位。中国国土面积大,但人均耕地占有较少,能源产量规模大,但相对能源需求水平较低。2002年,全部能源生产量和需求的比重为99.4%。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资源和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加上中国目前资源浪费性的使用和能源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中国在能源的自给率上会越来越低,资源也会越来越稀缺,这都会给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一定的制约,在IMD“能源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调查上,中国得分为3.7,在十大国中仅高于印度(3.6)。 中国的政府调控力排在第四位,主要由于在政府绩效方面较高的排名所致。中国政府公共产品提供能力有限,2003年,中国全部公共健康支出占GDP比重为5.8%,只是比韩国稍高,排在第一的美国高达14.6%。中国在公共教育上的支出占GDP比重为3.3%,只是比印度3.2%的水平稍高,低于其他所有大国,其中加拿大高达8.1%,美国为6.2%。在总体的政府支出上,中国也只是稍好于印度,相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力,中国在政府绩效上表现良好,排在第三位,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公共金融”上中国排在第一位,在“财政政策”上排在了第二位。但是在提供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和体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上,中国排在中等的位置,应该说虽然中国收入分配目前有差异扩大的趋势,社会公正性有待于提高,中央银行的效率和政府效率还是较低,但发展经济是现阶段社会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的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凝聚力整体还是很强。另外,中国政府在支持企业创造增加值的法律环境建造上排名很差,法律创新的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束缚。 总之,中国国力资源的发展优势在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裕的资本资源、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稳中求进的政府政策方针等等,劣势在于落后的技术水平,劳动力质量低,信息力落后,支持创新体系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上国力资源处于落后的位置。在中国国力系统中,外交力、军事力较强,政府调控力也排在第四位,经济力排在第六位,而国力资源只高于俄罗斯与印度,国力结构不均衡。

未达到计划,2009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59%,2010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但与占GDP4%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2011也没到。都不好意思说。
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未达到计划,2009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59%,2010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但与占GDP4%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2011也没到。都不好意思说。
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 美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
  • 答:7.4%。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02年美国教育投资共计745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4%,其中,基础教育为4.5%,高等教育为2.9%。美利坚合众国(TheUnitedStatesofAmerica),简称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北美洲中部,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

  • 美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之多少?
  • 答:占GDP的6.321%。2015年美国的政府教育支出是10240亿美元,GDP是161979.6亿美元,2015年美国GDP 170000亿美元 军费5900亿 再加200多亿战争经费 占比3.6%左右,这两大开支也是全美最重要的两大开支,占比虽然看起来不大,实际上经费远超预期 ...

  • 求: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
  • 答: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 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 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 3.6%,中亚3.2%。欧盟国家:丹麦8.28%,瑞典6.97%,芬兰6.31%,发展中...

  • 日本教育投入占gdp的多少?
  • 答: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国家,每年日本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都比较大,如2004年日本对教育的投入是gdp的17%。但日本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每年都会有变化,由于人口老龄化、青少年人口减少,日本教育占gdp比重逐年减少,到2011年减少到3.3%,2013年为5.4%,2014年-2017年为4%。

  • 津巴布韦的教育是怎样的?
  • 答:津巴布韦自1980年独立以来,一直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该国家将公民接受教育视为基本人权,并将教育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策略。教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在2000年,教育支出占GDP的8.3%,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财政收入被投入到教育领域。津巴布韦的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包括高等教育机构,...

  • ...美国教育经费政府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为多少?我知道中国的是4.28%...
  • 答:7.3%. 美国教育支出一直都很高,保持在7%左右。不过这个支出,主要不是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主要是大学教育以及相关科研经费的支出。大学的一些高端粒子实验动则就有几千万的资金项目。美国的美国:政府教育支出:共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在12-01-2014达4.989%,相较于12-01-2013的4.944%有所增长。...

  • 国外高等教育支出占GDP的多少
  • 答:中国综合国力的国力资源排名落后,只好于俄罗斯和印度,落后于所有发达国家。从科技力上看,中国在技术投入上严重不足,2004年,R&D支出只有186.0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1%,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4%。从科技产出上看,2002年,中国本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专利数为633项,只高于印度,劳动生...

  • 法国留学的优势有哪些?
  • 答:低廉的留学费用 在法国公立大学学习,学生可享受国家全额免费教育,只需支付100-500欧元左右的注册费。法国教育支出占GDP的5.6%,位居世界第二,这为学生提供了经济实惠的高等教育。宽松的留学政策 法国留学政策相对宽松,公立大学只需提供约1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担保,且资金证明在签证期间有效。此外,学生...

  • 各国2015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占比是多少
  • 答: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百分比按地区划分,北美和西欧最高,平均达到5.7%,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为 5.0%,中东欧4.9%,东亚和太平洋 4.7%,阿拉伯国家4.5%,南亚和西亚 3.6%,中亚3.2%。欧盟国家 丹麦8.28%,瑞典6.97%,芬兰6.31% 发展中...

  • 美国的高等教育与英国的高等教育有什么区别?
  • 答:正是基于对高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英国政府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功,而是居安思危,认识到衰落的危险。 英国的高等教育首先面临着外来的挑战。如今,许多经济竞争对手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投资比英国多。法国、德国、荷兰和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占GDP的1%,日本也计划把公共投资从0.4%提高到1%,而英国只有0.8%。这些国家都认识到...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