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2024-05-06m.verywind.com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3.比较两篇短文,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课件显示)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

  畔(pàn):通 “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课件显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明确: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 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教师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

  (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

  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明确: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参照课后练习一,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教师指点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

  1.理解积累。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饿其体肤 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

  注:所有加点的词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 “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 “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

  (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

  明确: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五、讨论第二部分,明确中心论点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答: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

  • 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答: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

  • 《孟子》两章优质教学设计
  • 答: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

  • 《孟子二章》教案
  • 答: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答: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1 一、初识课文,自然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

  • 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 答: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加强基础积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

  • 《孟子》两章上课时主要讲什么内容
  • 答:课题:孟子二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从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初三...

  • 《孟子》两章上课时主要讲什么内容
  • 答: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

  • 孟子二章1|孟子二章课文注释
  • 答:2.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都 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3.《〈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___,___”。4.故曰,___,___ ___,___ 。5.故天将降大...

  • 九下文言文孟子第二章
  • 答: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两章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