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司马温公的故事二则文言文

2024-06-02m.verywind.com
~

Ⅰ 文言文司马温公行状题目

司马温公:司马光。
行状:生平简述。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

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

1. D (躬:亲来自。)
2. B和C.
(B、其:代词,他;“其自”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 C、定语后置的标志;往,到....去。 A、才。 D、连词,表承接。)
3. ①或:有时;马上:骑马走路。
②笃学:勤学;于我何有:宾语前置句,于我有何。
4. 两人共有的品质是勤奋。
司马温公: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皇甫谧: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Ⅲ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专;独下帷绝编,迨属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Ⅳ 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赠以温国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文言文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患记问不苦人 (                     ) ②迨能倍诵乃止 (                      ) 
2.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
     成语是:             
1.①担心 ②等到      
2.C;     
3.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Ⅳ 《司马光好学》古文翻译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既:已经。 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患:担忧,忧虑。 2:若:如。 3:众:众多 4:迨:到;等到。 5:倍诵:“倍”通“背”,“背诵”的意思。 6:乃:才 7:尝:曾经 8:或:有时 9:咏:吟咏。 10:独:独自 11:下帷绝编:分别指董仲舒和孔子对于学习态度的两个典故。现指很努力、专心地读书。
12:既:已经绝编 13:绝编:指勤奋读书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的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编辑本段本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立学习的准则。 要学习司马光那样勤奋苦学的精神。 全文主旨句:用力多者收功远。
编辑本段读了本文后的收获
1、要有志向,这是人生目标是学习的动力 2、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3、要精益求精,要学就学好,不半途而废,要刻苦勤奋 4、要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不浪费时间

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


小题1:C
小题1:A、D
小题1:①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回时候
②难道是答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孩子有所缺漏,为什么你会这样蠢笨呢?
小题1:勤奋学习,司马温公和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 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皇甫谧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经典学习,终于博通典籍百家之言。

Ⅶ 司马温公故事二则的翻译

司马温公尝语人曰:‘光幼时弄胡桃,女兄年亦尚小,欲脱其皮,不得。女兄版去,一婢代光脱之。女兄来权问,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司马温公(司马光)曾经对人说:“我小的时候,有一次玩弄胡桃,那时我的姐姐也年幼,我们想要剥去胡桃的皮,没有成功。姐姐走后,一个丫鬟帮我把胡桃皮剥去了。但姐姐问我的时候,我却说:‘我弄的。’正好先父看到了全过程,就呵责我说:‘你怎么敢说假话!’我从此以后都不说假话。”

Ⅷ 《司马光好学》这则文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司马光好学》运用了对比手法 ,突然出司马光“好学勤学”的特点。
原文:

1司马温公幼时,2患记问3不若人。群居讲习,4众兄弟5既成诵,游息矣;独12下帷13绝编,6迨能7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8乃终身不忘也。温公9尝言:“书不可不成诵。10或在马上,或14中夜不寝时,11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若:如。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背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才。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司马光好学,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夺秒,独自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司马光勤学的故事,生动地阐发了“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道理。

Ⅸ 文言文司马温公禁看灯的意思

该句copy出自《轩渠录》,意思是:司马光不许家人出门看花灯。(司马温公指的是司马光,司马光在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

《轩渠录》中记录司马温公禁看灯中的原文:

司马温公洛阳闲居,时上元节,夫人欲出看灯,公曰: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妇人曰:兼欲看游人。公曰:某是鬼耶?

译文:

司马光在洛阳闲居,元宵节那天,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家里点得有灯,何必出去看?夫人说,顺便想看看游人。司马光说:那我是鬼吗。

(9)司马温公的故事二则文言文扩展阅读:

《轩渠录》是宋代本中编著的笑话集,文言谐谑小说。作者是宋代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南北宋之交重要的道学家、著名诗人和诗论家。

著述宏富,目前完整或部分存世的有:《春秋集解》《吕氏大学解》《痛定录》《童蒙训》《官箴》《师友杂志》《紫微杂说》《紫微杂记》《轩渠录》《东莱诗集》《紫微词》《紫微诗话》等,另有见于诸家书目著录而今亡者多种,但是,迄今为止,一直未有关于吕本中的全集整理本,无论给吕本中研究,还是宋代文化文学研究的深入,都带来明显的制约。

Ⅹ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全部)

司马光好学 【导读】
本文讲述的是司马光勤奋读书的故事,司马光的读书经验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词语解释】
本文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死后被封“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
患:担心。
既:已经。
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后以“绝编”指勤奋读书。
迨:等到。
乃:才。
尝:曾经。
或:无实意,可不译出。
咏:吟咏。
倍诵:“倍”通“背”,背诵。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提示】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是学习的准则。 要学习司马光那样勤奋苦学的精神。
全文主旨句:书不可不成诵 (读书不能不背诵积累)
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韦编三绝”

阅读全文

与司马温公的故事二则文言文相关的资讯

音乐小毛驴故事 因为在乎你经典小故事 因为标准不同的故事 因所寓言的故事在线 因背上的小鸟的故事 意志顽强的名人故事 轶事小故事 羿的故事100字 议论文成长的故事800字作文 议论文成长的故事800字高中作文大全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 © Design lishixinzhi 2015-2020
本站内容源自于网络,如遇问题可联系相关处理。



  • 司马温公故事二则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出,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司马温公与其兄伯康友爱尤笃。伯康年将八十,公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每食,少顷,则问曰:“得无饥乎...

  • 司马温公故事 只要是司马温公的文言文的译文就行
  • 答: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

  • 司马温公故事二则的翻译
  • 答:司马温公尝语人曰:‘光幼时弄胡桃,女兄年亦尚小,欲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代光脱之。女兄来问,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司马温公(司马光)曾经对人说:“我小的时候,有一次玩弄胡桃,那时我的姐姐也年幼,我们想要剥去胡桃的...

  • 司马温公故事二则文言文翻译
  • 答:1. 司马温公幼时的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等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

  • 司马温公幼时文言文翻译
  • 答: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好学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2患担忧,忧虑3不若比不上若如;一司马光幼时文言文翻译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让家人讲给他...

  • 《司马光好学》古文翻译
  • 答:《司马光好学》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dài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 答:《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如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原文是什么
  • 答:故事原文: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 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北宋时期惠洪的《冷斋夜话》疑点:1、庭有大瓮,庭是院子的意思,大院子里有大水瓮,不怕小孩掉...

  • 司马温公幼时文言文翻译 司马温公幼时文言文的意思
  • 答: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好学》主要内容 《司马光好学》是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讲的...

  •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什么
  • 答:二、《司马光好学》注释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他死后被追赠为温国公。患:担心。若:如。迨(dài):等到。倍诵:背诵。倍,同“背”。尝:曾经。或:有时。中夜:半夜。司马光的其他故事 1、制警枕 司马光退居洛阳的时候,着手写《资治通鉴》,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时刻...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