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

2024-06-02m.verywind.com
~

  颜氏家训·涉务篇原文及翻译

  涉务篇

  作者:颜之推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 *** ,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办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馀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於清高,盖护其短也。至於台阁今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枚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今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贲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休组之,对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文言文翻译:

  士君子的处世,贵在能够有益於事物,不能光是高谈阔论,左琴右书,君主给他俸禄官位啊!国家使用人材,大体不外六个方面:一是朝廷的臣子,用他能通晓治理国家的体制纲要,经纶博雅;二是文史的臣子,用他能撰写典章,不忘古先;三是军旅的臣子,用他能决斯有谋,强干习事;四是藩屏的臣於,用他能熟悉风俗,廉洁爱民;五是使命的臣子,用他能随机应变,不辱君命;六是兴造的臣子,用他能考核工程节省费用,多出主意:这都是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人所能办到的。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无所惭愧了。

  我见到世上的文学之士,评议古今,好似指掌一般非常熟悉,等有所试用,多数不能胜任。处在累代太平之世,不知道有丧乱之祸;身在朝廷之上,不知道有战阵之急;保有俸禄供给,不知道有耕稼之苦;纵肆吏民头上,不知道有劳役之勤:这样就很难应付时世和处理政务了。晋朝南渡,对士族优待宽容,因此江南冠带中有才干的,就擢开到尚书分,仆以下尚 书郎、中书舍人以上,执掌机要。其馀只懂得点文义 的多数迂诞浮华,不会处理世务,有了点小过错,又舍不得杖责,因而把他们放在清高的位置上,来给他们护短。至於那些台阁令史、主办监帅、诸王签省,都对工作通晓熟练,能按需要完成任务,纵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态,还可以鞭打监督,所以多被委任使用,这是在用他们的长处。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了。

  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著宽衣,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高跟木屐,出门就乘车代步,进门就有人伺候,城里城外,见不著骑马的士大失。宣城工萧大器很喜欢南朝学者周弘正,送给他一匹果下马,他常骑著这匹马。朝廷上下都认为他放纵旷达,不拘礼俗。如果是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到弹劾。到了侯景之乱的时候,士大夫们一个个都是细皮嫩南的,不能承受步行的辛苦,体质虚弱,又不能经受寒冷或酷热。在变乱中坐著等死的人,往往是由於这个原因。建康令王复,性情温文尔雅,从未骑过马,一看见马嘶鸣跳跃,就惊慌害怕,他对人说道:“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当时的风气竟然颓废到这种程度。

  古人深刻体验务农的艰辛,这是为了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人们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的话,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存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著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这些官员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供养。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呢?因此,他们做官就不识世务,治家就不办产业,这都是养尊处优带来的危害!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 《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是什么?
  • 答:《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如下:原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

  • 颜氏家训名句100句
  • 答:1.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译文:习惯于闲散的生活,就会变成懒惰;懒惰惯了,就会得病.2. 巧伪不如拙诚。译文:奸巧伪诈不如笨拙而诚实。3. 夜觉昨非,今悔昨失。译文: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4. 施而不奢,俭而不吝。译文:做到肯施舍...

  • 颜氏家训全文及注释是什么?
  • 答:《颜氏家训》原文: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答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咨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

  • 颜氏家训文言文全文
  • 答: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本文选自】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原文】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注解】1求益:求得长进.2凌忽:凌,欺侮;忽轻视.3同列:同辈.4疾之:怨恨他.5鸱枭(chī xiāo):古...

  • 颜氏家训十大名言
  • 答:1、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颜氏家训·序致篇》大意:早上的时候有过失,晚上的时候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情,今天就要悔改。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2、教妇初来,教儿婴孩。——《颜氏家训·教子篇》大意:新媳妇要在刚过门时候立规矩,孩子的教育要从婴孩时就开始。3、巧伪不如拙诚。——...

  • 颜氏家训名句
  • 答:01 醒悟做事,反思做人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颜氏家训》人早上出现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以防明天再出现同样过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得就是人每天要学会反思自己,改过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也是颜之推着重告诫后代子孙应...

  • 颜氏家训名言
  • 答:1、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慈,慈爱。则,那么。畏慎,畏惧、谨慎。矣,句末语气助词。父母有威严也有慈爱,那么子女就会畏惧、谨慎而生孝顺之心。孝子是靠严格而慈祥的方法培养出来的,不是一味溺爱就能教育出来的。2、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出自...

  • 《颜氏家训》是什么?
  • 答:《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精心之作。始作于南北朝,成书于隋朝初年。全书分“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

  • 颜氏家训十大名言
  • 答:颜氏家训十大名言如下:1.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敛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出自《颜氏家训·音辞》。北方的山高大,水很深远,发出的声音低沉切圆钝 2.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语出颜之推《颜氏家训》。现在士大夫子弟们,都是以广泛的阅读为尊贵,而不肯专心学习儒学。3.贤...

  • 颜氏家训十大名言
  • 答:颜氏家训十大名言是颜真卿所著的一部家庭教育经典,包括了:"为人之道"、"待人之道"、"养生之道"、"立己之道"、"学习之道"、"治家之道"、"友谊之道"、"提倡之道"、"做事之道"和"修身之道"。1、为人之道 "为人之道"强调了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教导子孙应该懂得廉耻、尊敬长辈、诚实...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