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如何准确翻译朱德的《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 物色风尘谁做主什么意思?

2024-06-02m.verywind.com
谁能准确翻译这首朱德的诗?~

  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一九一六年三月

  己饥己溺是吾忧,
  急济心怀几度秋。
  铁柱幸胜家国任,
  铜驼慢着棘荆游。
  千年朽索常虞坠,
  一息承肩总未休。
  物色风尘谁作主?
  请看砥柱正中流。

  根据泸州市图书情报学会和图书馆编辑的《泸州图情信息》二○○二年第二期刊印

  注 释

  [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一九一五年,袁世凯复辟称帝,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一九一六年一月,作者随蔡锷由滇入川,参加讨袁战争。二月,指挥一个支队(相当于团)在纳溪棉花坡取得战斗胜利。后在古宋整军半月,曾游县城北之香水山芙蓉寺,在寺壁上题写此诗。古宋,旧县名,在四川南部。一九六○年撤销,并入叙永县。
  [己饥己溺] 意谓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由,通犹。
  [铁柱] 又称柱后,秦、汉时执法、监察官员所戴的冠,后借为司法官员的代称。这里借指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铜驼仍作棘荆游]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以铜驼荆棘喻指战乱亡国后的残破景象。

  http://www.zywxpress.com/Page/page_pt.asp?id=85&view=15


  1911年11月,从云南讲武堂刚刚毕业的朱德,参加辛亥革命在云南的起义,曾率先锋队攻打总督衙门,进行了英勇的战斗。然而,这场革命的成果不久就被袁世凯攫取和践踏。朱德忠于共和建国的理想,1916年春,跟随蔡锷参加反袁护国战争,与北洋军争夺泸州,大战纳溪,战役间隙时,他在叙永县写了《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心怀几度秋。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仍作棘荆游。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
  在诗中,作者把国家与民众的灾难视同“己饥己溺”,澎湃着不可抑制的“急济心怀”,那种忧国忧民之情,揽辔澄清之志,跃然纸上。他决心肩负起挽国运于既倒,救生民于水火的重任,在浪卷涛涌的斗争中做一个“中流砥柱”。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1255/1017332.html

物色风尘谁做主,唯有砥柱正中流。
这是朱德的《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中的著名诗句,写于1916年,当时朱德随蔡锷将军护国讨袁,战斗间歇游览古寺,感怀时局,壮怀激烈,便写下此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类似毛主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译文

①古宋:旧县名。位于四川省南部,1960年撤销,并入叙永县。香水山笑蓉寺:香水山位于古宋县中城镇(今兴文县古宋区中城镇)城北,芙蓉寺即坐落在香水山的山坳中,周围翠竹,茗树环绕,景色十分宜人。该寺已于1958年失火焚毁,现存遗迹。

②己饥己溺: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意思是:禹对待天下遭水害的人,就像自己被水淹了一样;稷对待天下受饥饿的人,就像自己受饥饿一样。所以他们才能这样焦急。

③铜驼棘荆:典故《晋书·索靖传净》:"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来人们便以铜驼荆棘指变乱之后的残破景象。这里是指袁世凯为了复辟称帝,不惜卖国求荣,把国家搞得残破不堪。

④朽索:腐朽的绳索,极其易断。《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这里指国家将有毁灭的危险。虞坠:虞,担心,忧虑。坠,掉下来。虞坠,即担心掉下来。

⑤一息:一呼一吸,指时间极短。《汉书·王褒传》:"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⑥砥柱中流:河南三门峡东黄河急流中有一石岛--砥柱岛。人们便用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宋代朱熹《朱文公集·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底柱,有所恃而不恐。"底柱,亦作砥柱。

2、原文

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新怀几度秋。

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仍作荆棘游。

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

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

3、《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是诗人朱德在1916年,游览古宋县(今兴文县古宋镇)香水山芙蓉寺时题写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决心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的雄心壮志。在诗中,作者把国家与民众的灾难视同“己饥己溺”,澎湃着不可抑制的“急济心怀”,那种忧国忧民之情,揽辔澄清之志,跃然纸上。他决心肩负起挽国运于既倒,救生民于水火的重任,在浪卷涛涌的斗争中做一个“中流砥柱”。

4、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1976年),字玉阶,四川仪陇县人,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古宋:旧县名。位于四川省南部,1960年撤销,并入叙永县。香水山笑蓉寺:香水山位于古宋县中城镇(今兴文县古宋镇)城北,芙蓉寺即坐落在香水山的山坳中,周围翠竹,茗树环绕,景色十分宜人。该寺已于1958年失火焚毁,现存遗迹。
②己饥己溺: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意思是:禹对待天下遭水害的人,就像自己被水淹了一样;稷对待天下受饥饿的人,就像自己受饥饿一样。所以他们才能这样焦急。
③铜驼棘荆:典故《晋书·索靖传净》:“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来人们便以铜驼荆棘指变乱之后的残破景象。这里是指袁世凯为了复辟称帝,不惜卖国求荣,把国家搞得残破不堪。
④朽索:腐朽的绳索,极其易断。《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这里指国家将有毁灭的危险。虞坠:虞,担心,忧虑。坠,掉下来。虞坠,即担心掉下来。
⑤一息:一呼一吸,指时间极短。《汉书·王褒传》:“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⑥砥柱中流:河南三门峡东黄河急流中有一石岛——砥柱岛。人们便用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宋代朱熹《朱文公集·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底柱,有所恃而不恐。”底柱,亦作砥柱。

  • 谁能准确翻译这首朱德的诗?
  • 答:进行了英勇的战斗。然而,这场革命的成果不久就被袁世凯攫取和践踏。朱德忠于共和建国的理想,1916年春,跟随蔡锷参加反袁护国战争,与北洋军争夺泸州,大战纳溪,战役间隙时,他在叙永县写了《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 朱德写过哪些诗?
  • 答:译文:秋末,满山的红枫叶把整个香山掩映在火霞之中,游客众多。青年们在向香山极顶迅捷地登攀,嘹亮高亢的歌声回荡在身后的空谷之间。5、《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心怀几度秋。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仍作棘荆游。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物色风尘谁作主, 唯看砥柱...

  • 朱德诗词,春来处处起东风
  • 答:当地守旧势力反对新式教育,把朱德教授体育课让学生穿运动服视为“有伤风化”,竭力诬蔑捣乱。在“教了一年,也斗了一年”后,朱德感到“教书不是一条出路”,愤然辞职,徒步千里,来到昆明,投身军旅。行前,即赋此诗。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1911年11月 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心怀几度秋。铁柱幸胜...

  • 体现爱国主义,积极向上的诗歌
  • 答:《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朱德 己饥己溺是吾忧,急济新怀几度秋。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仍作荆棘游。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物色风尘谁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

  • 朱德诗词赏析的目录
  • 答:顺庆府中学堂留别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题护国岩军次云谷寺晓行书所见(二首)感时五首用杜甫《诸将》诗韵苦热(五首)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艾承庥局长六十寿赠诗(四首)金缕曲·泸江感怀重逢——我送郭沫若在汉口别太行春感寄语蜀中父老出太行和李印泉先生《“七七”三周年纪念赠抗战将士》原韵(五首)和...

  • 朱德是哪代诗人?
  • 答:朱德不是诗人啊~~~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

  • 描写朱德的诗词有哪些?
  • 答:3、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 一九一六年春 己饥己溺是吾忧, 急济心怀几度秋。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仍作棘荆游。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物色风尘谁作主, 唯看砥柱正中流。4、题 护 国 岩 一九一八年秋 曾记项城伪法苛, 佯狂脱险是松坡。清廷奸佞全民蠹,专制淫威碍共和。京兆兴妖从贼...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