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阳明是道家还是儒家

2024-05-17m.verywind.com
~ 王阳明是道家还是儒家

王阳明是儒家。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而心学是儒家的一门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圣”孟子。虽然王阳明的一生中,受到的道家影响很深,但是始终没有离开儒学的本质,后人称呼王守仁的心学为“阳明学”,这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来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王阳明的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

  主要成就

  军政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守仁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思想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朱维铮先生说,“陈献章,是王阳明学说的真正教父”;“广东,是王学的策源地”。

  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王守仁与孟子间的承继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上,甚至用词上都有相似之处;禅宗对阳明心学也有深远的影响。和会儒禅既在心性本体上,又在追求心性本体的工夫上。心本体首创之功在于禅宗,而将心本体道德伦理化、提出儒家心本体论的则是陆九渊,集大成者则在阳明。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个人作品

  文学

  《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王守仁早年作诗刻意求工整,晚年融会哲理。

  书法

  王守仁在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他的书法主要师承王羲之,兼参欧阳询和黄庭坚的骨法。他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著作

  《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作品收录于《明史》、《古文观止》

  轶事典故

  巧避灾祸

  宁王之乱平定后,圣驾忽又出巡,奸宦的心意难测,王守仁感到非常忧虑。正好京师有两位宦官来到浙江,王守仁设宴于镇海楼款待他们。酒喝到一半,王守仁把旁人斥退,又移走楼梯,拿出两箱书简,都是两人交往宁王的证据,王守仁全数交给了他们。两个宦官感谢不已。王守仁始终未遭祸害,多得自这两个宦官维护之力。假使此时王守仁持书简来挟制他们,那么仇怨便更深,而祸害也将无穷。

  降服王畿

  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日日在酒肆博场中,每天都涉足酒楼茶馆和赌场。王守仁很早就想结识他,可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机会。于是,王守仁每天命弟子勤练各种赌技及唱歌喝酒,然后暗暗派一名弟子尾随王畿到酒楼,对王畿表示愿意与他赌一局。

  王畿笑着说:“腐儒也会赌博吗?”王守仁的弟子说:“我们老师门下每天都在赌。”王畿不由大感惊奇,就要求见王守仁。一见王守仁的面,立刻表示愿意成为王守仁的弟子,成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

  智服北军

  宁王之乱发生后,宦官张忠、朱泰等人极力勤诱武帝亲征。这时王守仁擒获朱宸濠的捷报已传抵京城。张、朱等奸臣不免大失所望,一面在朝中故意散播流言中伤王守仁,一面纵容北军不守军纪并肆意谩骂,甚至故意离间,想引发北军谋叛。

  王守仁面对这种情况,不但不为他们的言行所恼怒,反而更加以礼相待,他先命巡捕官晓谕城中百姓搬迁到乡下暂住,只派老弱体衰的仆人看守屋舍,继而重重犒赏前来的北军。但朱泰等人事先已训令北军,不得接受王守仁的犒赏,于是王守仁便传示百姓:北军离乡甚远,内心苦楚,百姓应克尽地主之礼,厚待北军。于是百姓凡外出遇北军有丧,一律停车致意并奉奠仪,长声叹息后才离去。

  经过一段日子,北军都被当地百姓的盛情所感动。时冬至节将至,王守仁命百姓在城中举行祭典,超渡亡魂。百姓因刚经历朱宸濠兵变的战乱,因此以酒哭吊亡魂祭拜死者的哀泣声不绝于耳。北军听了,无不勾起思乡的情怀,纷纷流着泪要求返乡。

  • 王阳明是儒家还是佛家
  • 答:儒家,只是借用佛家的学说创立了心学。传统儒家讲究向外求,王阳明的心学讲究向内求。

  • 王阳明是儒释道中的哪一家?他的贡献有哪些?
  • 答: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也是一位军事家,他出生于1472年,在1529年的时候离开人世。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是王阳明的修身信条,也是他个人成长的终极法则。他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物,影响力确实是比较广泛的,他的文化思想流传到现代社会。他是集大成者,将儒学当做自己的根基,而且他还钻研了道家...

  • 你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纯正的儒家道统吗?
  • 答: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真的了解王阳明的心理学的话,那么你就不会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正统的儒家道统不得不说,王阳明在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心血未有大成的时候,王阳明主要学习的就是儒家,他也一直秉承着儒家的道德。程朱理学在他心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也是他一直追求的一种信仰。无论是朱熹还是程氏...

  • 那些我们无法捉摸的人物,王阳明到底是属于哪个宗教文化的?
  • 答:王阳明他是儒家、道家、佛家的汇总,可以说他的思想是一种我们不可琢磨的一个信仰,是我们自己信奉自己的一种信仰。王阳明,他所有的理念都不是我们一般人讨论可以了解的他是我们人生道路中所悟出的真理。一、关注内心只有心光明了,那么你的世界也就光明了。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的...

  • 中国明清哲学家王阳明简介
  • 答: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

  • 朱熹,王阳明是哪个哲学派别的
  • 答:他们是宋代儒学代表,但二者之间有巨大区别,朱熹是理学代表,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格物致知,类似于西方的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是心学代表,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强调顿悟,类似于西方的主管唯心主义。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 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被称为儒家四圣吗
  • 答:孔子、孟子、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儒学大家,关于儒家四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孔子、颜回、曾子和孟子四人,另外一种是孔子、孟子、朱子、王阳明

  • 王阳明的心学算是儒家的么?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首先提出来的么?为什么他...
  • 答:第一问:算是。第二问:是。第三问: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当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是半个。

  • 王阳明心学属于儒学范畴的吗
  • 答:王阳明的心学,实际上儒家学说的发展与补充。因此应当算是儒家的。知行合一的直接提法是王阳明说出来的,但是从孟子学说中发展而来。现在依然有人在学习和解读王阳明的心学。心学和理学,都局限在儒学范畴内。知行合一,应该是王阳明所感悟的东西,但不一定是第一人。

  • 王守仁为什么会给自己取号为“阳明”?这个号有什么意义?
  • 答: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朝代,出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艺术家。明朝的官方意识形态是儒家,其中,在这一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是王守仁。王守仁这个名字对每个人来说可能听起来很陌生,但当提到他的另一个名字王阳明时,有些人就豁然开朗了。这是因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