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苏洵利者义之和论原文及翻译

2024-05-18m.verywind.com
~

  原文:

  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乎小人邪,求宜乎君子邪?求宜乎君子也,吾未见其不以至正而能也。抗至正而行,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然则义者,圣人戕天下之器也。伯夷、叔齐殉大义以饿于首阳之山,天下之人安视其死而不悲也。天下而果好义也,伯夷、叔齐其不以饿死矣。虽然,非义之罪也,徒义之罪也。武王以天命诛独夫纣,揭大义而行,夫何恤天下之人?而其发粟散财,何如此之汲汲也?意者虽武王亦不能以徒义加天下也。

  《乾·文言》曰:“利者,义之和。”又曰:“利物足以和义。”呜呼!尽之矣。君子之耻言利,亦耻言夫徒利而已。圣人聚天下之刚以为义,其支派分裂而四出者为直、为断、为勇、为怒,于五行为金,于五声为商。凡天下之言刚者,皆义属也。是其为道决裂惨杀而难行者也。虽然,无之则天下将流荡忘反,而无以节制之也。故君子欲行之,必即于利。即于利,则其为力也易,戾于利,则其为力也艰。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故君子乐以趋徒义,而小人悦怿以奔利义。必也天下无小人,而后吾之徒义始行矣。呜呼难哉!圣人灭人国,杀人父,刑人子,而天下喜乐之,有利义也。与人以千乘之富而人不奢,爵人以九命之贵而人不骄,有义利也。义利、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诸掌矣。

  五色必有丹而色和,五味必有甘而味和,义必有利而义和。《文言》之所云,虽以论天德,而《易》之道本因天以言人事。说《易》者不求之人,故吾犹有言也。

  译文:

  义,对天下有利,也会违背天下人的心。若对天下有利,违背天下人心也就理所当然了。要求它适用于小人呢?还是要求它适用于君子呢?如果是要求适宜于君子之义,我没有看到不是内心极其刚正不阿的人能做到这一点的。秉持至正之心行事,违背天下人心也是应该的了。既然这样,那道义就是圣人残害天下的工具。伯夷、叔齐为大义殉节而饿死在首阳山,天下人安然坐视他们饿死却不悲伤。天下人如果确实爱道义,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首阳山了。即便如此,也不是道义的罪过,而是空言道义的罪过。武王凭借天命诛杀了暴君纣王,秉持大义行事,哪里怜恤天下人?但他分粮散财,为什么忙碌于这样小民小事呢?想来即使武王也不能凭空言的道义来命令天下啊。

  《乾·文言》说:“利是与义相和合的。”又说:“施利于事物,是符合义的。”啊呀!真是说尽了其中道理。君子耻于说利益,也是耻于空言利益罢了。圣人汇集天下的刚正之道为道义,从其中分出的四条道义的准则便是正直、果断、勇敢、愤怒,表现在五行就是金,表现于五声便是商。但凡天下所说起的刚正表现,都是道义所派生的。道义派生的刚正品质表现出来常伴随争斗暴行而难以实行。即便如此,没了道义就会造成天下动荡不安,并且没有什么可以节制动荡混乱了。所以君子要实行道义,必须使道义与利益相结合。结合利益,推行道义就容易,违背利益,那推行道义就艰难。利益相伴,道义就可以存在;利益丧失,道义就无以存继。所以若是君子们只喜欢追求不讲利益的道义,而小人们则欢快地奔向讲利益的道义。这样就必须天下没有了小人,然后我们不讲利益的道义才能实行开来。多么困难啊!圣人消灭人家的国家,杀人家的父亲,惩罚人家的孩子,然而天下都为此欢喜快乐,正是因为这些事体现了合乎天下人利益的道义啊。给人可以媲美国家的财富人也不会奢糜,给人可以世袭免死的爵位人也不会骄横,这就是讲道义的利益。讲道义的利益、讲道义的利益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天下自然运行顺畅,如在指掌之间。

  五色必须有红色才能五色协调,五味必须有甜才能五味调和,道义必须有益有利才能义利协和。《文言》所说的,虽然是讨论天地之德,但《易》的道理本来就是借天地来说人世之事。讨论《易》的人却不寻求其中的人世之理,所以我还有这些话要说。



  • 翻译文言文苏洵的《利者义之何论》
  • 答:道义,对天下有利,也会扰动天下人的心思。若对天下有利,扰动天下人心也就理所当然了。小人追求利天下,还是君子追求利天下?君子追求利天下,我没见过不凭至正之道却能成功的。禀持至正之心行事,扰动天下人心也是应该的了。即然这样,那道义就是圣人残害天下的工具。伯夷、叔齐为大义殉节而饿死在首...

  • 利者义之和论全文翻译
  • 答:故君子欲行之,必即于利。即于利,则其为力也易,戾于利,则其为力也艰。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故君子乐以趋徒义,而小人悦怿以奔利义。必也天下无小人,而后吾之徒义始行矣。呜呼难哉!圣人灭人国,杀人父,刑人子,而天下喜乐之,有利义也。与人以千乘之富而人不奢,爵人以九命之...

  • “利者,义之和也。”是什么意思?
  • 答:“利者,义之和也。”的意思是:要得到利益,就要讲求与道义的统一。此句出自《易传·乾文言》第一段。“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

  • 心术古诗翻译及赏析
  • 答:【原文】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

  • 和因义起同由利生原文翻译刘宝楠
  • 答:原文:《论语正义》曰: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乎义,而非执巳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译文:和睦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

  • 义不赂秦的义的意思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 答:2、全句为“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意思: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出自苏洵的《六国论》。3、全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

  • 苏洵乐论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天下未知君之为君,父之为父,兄之为兄,而圣人为之君、父、兄;天下未有以异其君、父、兄,而圣人为之拜、起、坐、立。天下未有肯靡然以从我拜起坐立,而圣人身先之以耻。呜呼!其亦难矣。天下恶夫死也久矣,圣人招之曰:来,吾生尔。既...

  • ...利之和也”,有人也说成:“利者,义之和也“。到底是”义“者,还是...
  • 答:法律和伦理的行为来获得利益的平衡。因此,无论是“义者,利之和也”还是“利者,义之和也”,都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遵守道德、法律和伦理的原则,考虑到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平衡。换句话说,要在合理的“义”的基础上追求“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利益。

  • 苏洵《六国论》原文和翻译,苏洵《六国论》原文和翻译
  • 答: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 苏洵嘉祐集书论原文及翻译
  • 答:夫固由风俗之变,而后用其权,权用而风俗成,吾安坐而镇之,夫孰知夫风俗之变而不复反也?(取材于苏洵《嘉祐集·书论》)注释:[1]《书3,指《尚书复本文专论《尚书急【2】丹朱,相传为尧之子.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丹米;商均,相传为舜之子,禹封之丁商,故号商均 译文:风俗的变化,是...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