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论语》12章全文诵读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论语十二章里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和阐述读书求学的三...
  • 答:《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大部分内容都不易读懂或只能读到似懂非懂,但人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而且要求极严,须能通背全书。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反刍”的机会很多,但如不先背下来,就无法进行“反刍”;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

  • 论语十二章里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和阐述读书求学的三种境界并以求学为...
  • 答: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

  • 论语怎样朗诵?
  • 答: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故汉儒曰:论语章句出于子夏。2、论语朗诵可此参考百度视频。

  • 七下语文文言文朗诵
  • 答:10、《论语》十二章原文和译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 答:    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在儒家眼中《诗经》实际上是一部君子养成的重要教材,对于儒家而言,理想人格是成为一个君子,那么怎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君子?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十二章》。二、初读文本,感知内容     现在,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十二章,其余同学认真听...

  • 在朗诵《论语》和维吾尔族舞蹈间,加一段衔接词?
  • 答:2015-07-09 维吾尔族舞蹈《古扎丽古丽》报幕词长点的报幕词 2018-06-30 在班级合唱开头加一段朗诵,主题是关于国家,合唱的歌曲是《我爱... 3 2011-05-19 维族舞手的动作是什么? 24 2010-10-24 论语全文解释 1988 2013-09-24 维族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291 2012-04-30 作为一个老师来说,维吾尔族舞...

  •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教案
  • 答:[设计意图:了解孔子及《论语》,明确孔子及《论语》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及对当下社会有何现实意义。](三)读文感知 1、学生读前三章,扫清字词障碍。2、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加以体会。[设计意图:熟悉文言文的读文节奏,诵读中感悟作品内蕴。](四)...

  • 七年级文言文朗读塞翁失马
  • 答:10、《论语》十二章原文和译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 《论语》十则朗读时的停顿 急啊!!!
  • 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

  • 论语第十一章原文
  • 答:译文:南容经常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译文: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的好学,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


    网友点评:

    贺项畏13779803492:   论语十二章不逾矩的矩读什么声 -
    四会市2051回复: ju【三声】

    贺项畏13779803492:   读了《论语》十二章,觉得学习要做到哪些方面?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 -
    四会市2051回复: [答案] 学习要不耻下问,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谢谢!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