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 答:(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

  • 文言文的的用法
  • 答: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 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

  • 求高一上半学期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一词多意,虚词以和而的用法 这些的整...
  • 答:例句①的“实”本是形容词,句中活用为动词“装”(“空”是使动用法,意思是“挪空”)。例句②的“短”本是形容词,指长短,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说坏话”。例句③的“简”本指“简单”,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慢待”。(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古文中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动宾关系...

  • 文言文倒装句 用法及例句
  • 答: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无诈尔,尔无虞我)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许之)⑤...

  • 文言文初中及的用法
  • 答:及,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以下用法:1、至,达到。例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2、待,等到。例如: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3、比得上,能与…相比。例如: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4、关联。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文言文动词做状语例句
  • 答:2. 【名词作状语的古文例句】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3、日食饮得无衰乎 (时间名词“日”作“食饮”以及省略的谓语“...

  •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 答: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动词,介词、连词,例句有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一、动词。1、认为。2、用,举用。例句及翻译: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2、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我...

  • 初中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及例子
  • 答: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介词,相当于“用”。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
  • 答: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例句如下:作动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结构助词“的”。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

  •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和例句
  • 答:在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和例句有如下这些:一、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二、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


    网友点评:

    闵薇命17885267213:   在古文中“于”是什么意思 -
    乐昌市1207回复:

    闵薇命17885267213:   文言文中关于"于"的用法与意思? -
    乐昌市1207回复: 有比的意思 在的意思等

    闵薇命17885267213:   古文中"于" "以"当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
    乐昌市1207回复: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

    闵薇命17885267213:   文言文中'因'和'于'的所有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
    乐昌市1207回复: “因”: ①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 ②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③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④顺应.《察今》:“变法者~时...

    闵薇命17885267213:   “于”文言文翻译成“自”的例句 -
    乐昌市1207回复: “见”表被动,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用法之一.“见”表被动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一是直接与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