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于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可以的“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用法?!
  • 答:连词,译为“以致”。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十二、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在学习中,要仔细阅读认真体会,并注意结合上下文来辨析它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1、(代词)你,你的;他的;此,这个;2、(动词)是,就是 3、(副词)刚刚,才;竟,竟然;却;于是 组词如下:不乃、至乃、乃眷、乃才、普乃、乃耳、乃往、乃情、既乃、焉乃、便乃、乃诚、然乃、此乃、亦乃、乃纔、乃比、乃老、来乃、你乃 ...

  • 文言文莫字的用法
  • 答:莫字在古文中的用法:一、作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莫敢过其门。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慎莫留。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如:莫不成(难道说); 莫须(也许)4.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莫能守...

  • 文言文如的用法
  • 答:1. 文言文中“如”字的用法列举“如”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如 释义 rú①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②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其指,内狼于囊.”③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意,便还就孤.”④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车盖.”⑤及;比得上....

  • 于字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 答:2. 求几句带\“于”字的文言文和该句中\“于”字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于”是介词,现以初中文言文为例,来说明“于”字的意思和用法。 1、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句中的“于”,表示对象,译为“对,向”。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句中的“于”,表示处所,译为“在”。

  • 古文中以字的用法
  • 答:古文中以字作为通假字的用法 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用法颇为灵活。古文中以字作为介词的用法 1)相当于“用”。例句: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2、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之”“以”“而”等字在文言文中不同句式的意思
  • 答:以 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屠惧,投以骨//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 2.能以径寸之木,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 开字文言文里应用
  • 答:6.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

  • 之字在文言文
  • 答:8.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 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

  • 其字的用法文言文举例
  • 答:(《孟子见梁襄王》)(四)“其”字助词的用法: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5.关于“其”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解释总结“其”的用法:(一)...


    网友点评:

    弓吴周14779384693:   在古文中“于”是什么意思 -
    上饶县1947回复:

    弓吴周14779384693:   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里古文的“于”字用法 -
    上饶县1947回复: 于,有指在,一般在地点前. 还有向.一般后面跟对象 还有比,比如说苛政猛于虎. 还有被,比如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个用得很少 zhousu99 的有个答案是从,这个我没有什么记忆,好像没接触到,因为我现在读初一,这些是老师补给我们的.

    弓吴周14779384693:   于、以、也在古文中都有哪些用法? -
    上饶县1947回复: 于,在,例于是时;介词,引出对象,例求救于赵,可解释为向;介词,表被动,例内惑于郑袖,可解释为被.于”在文言文中起多种介绍作用,可是在现代文中分别改用“在、向、到、对、同、比、被”等.以,介词,现代文中分别改用“用,凭,靠”等,也有是副词无意义,例是以谓之能也也,一般在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表强调,感叹等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