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写岳阳楼记的启示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梁衡《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与政治财富
  • 答:这倒给我们一个启示,每一个政治家,都有条件写出大文章,都应该写出大文章。 所以,要弄清《岳阳楼记》的文章之美,还得从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角度,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http://bbs.shou.edu.cn/TopicContent.asp?ID=287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将《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中体现出来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述出来...
  •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

  • 岳阳楼的观后感
  • 答:这至小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代文豪,思接千里,想象骋驰,关键还在于观察提炼的功力。天天生活其中而缺乏发现,只能是熟视无睹,浑然无知,“泯然众人矣”。而《岳阳楼记》的闻名天下,流传千古,又不仅在于它写景逼真,而在于其精深的理性思索,博大的胸怀,超前的意识,没有那“先天下之忧而忧,...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给了你什么启示
  •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给我的启示是:应该先人后己,礼让为先,要用社会责任感。虽然无法做到像范仲淹那样胸怀天下,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但至少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宽广的心胸,保持乐于助人的品质。

  •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
  • 答:《岳阳楼记》语言特点.(文笔)1.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2.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政治境遇基本相同,但他 ...
  • 答:范仲淹与欧阳修写《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时的政治境遇基本相同,但两文均无抑郁之感。范仲淹想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而欧阳修却是能够在滁洲政治清明,百姓安定富足,“与民同乐”。可以说两人同样是豁达向上,乐观进取。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 岳阳楼记进亦忧退亦忧指的是
  • 答:岳阳楼记进亦忧退亦忧指的是如下:“进亦忧”和“退亦忧”是指在不同的位置和情境下,人们所面临的担忧和责任。在《岳阳楼记》中,这两句话可以理解为:“进亦忧”指的是在朝堂上做官,为百姓担忧。作为官员,有责任关注百姓的生活和福祉,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同时,也需要关注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

  • 岳阳楼记“感极而悲者”指哪些人, 他们感极而悲观的原因什么?
  • 答:岳阳楼记“感极而悲者”指:迁客骚人们 他们感极而悲观的原因是:迁客骚人因为他们以物喜,以己悲,也就是他们因为外物好坏或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所以看到阴天就会悲伤。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

  • 岳阳楼记的来历
  • 答:《岳阳楼记》,范仲淹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儒家士大夫思想,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不以己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答:《岳阳楼记》第二段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包含两层意思,即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情景交融。第二段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网友点评:

    黄强师18650627814:   岳阳楼记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忧乐观 -
    姚安县2660回复: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黄强师18650627814:   范仲淹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300字左右) -
    姚安县2660回复: 范公为人乃万世师表,作文则千古绝唱.年轻的学子们,从范公的故事里能得到什么启示吗?末学以为,他的故事给我们至少如下启示:其一、德优文章优.文乃心声,道德文章本一家.先忧后乐这文采焕然、思想崇高、气势恢宏之千古一作...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