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出师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4-05-18来源:本站编辑

  • 为人师表是什么意思?
  • 答:为人师表意思是: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名称】为人师表 【拼音】wéi rén shī biǎo 【含义】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出处】出自唐朝史家李百药《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白话翻译是:杨愔很注重自己品行和才学,才成为别人...

  • 先把自己做好,再去教育别人的古文
  • 答:”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阐述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

  • 范仲淹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300字左右)
  • 答:范公为人乃万世师表,作文则千古绝唱。年轻的学子们,从范公的故事里能得到什么启示吗?末学以为,他的故事给我们至少如下启示:其一、德优文章优。文乃心声,道德文章本一家。先忧后乐这文采焕然、思想崇高、气势恢宏之千古一作,非文正公这位千秋大德不可为。作为学子,要想有好文章、好成绩,首先要...

  • 所谓为人师表的涵文是由什么决定的
  • 答:简单地说,就是教书育人。在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习惯是作用于学生的不可...

  • 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演讲稿
  • 答:我们要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这样一种有效的形式,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 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答:《孔子学琴》的启发是:学习需要用心专一,深入其中,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倘若停留在表面,便难于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因此,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会用心投入,不会半途而废。才会有更深、更广、更入微的体会,也会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在学习方面我们一定要端正...

  • 孔子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 答:由以上君子人格内涵的分析可知,君子人格是内在修养和外向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统一,是一种追求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这种知,情,意统一的人格境界对我们今天21世纪的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不无启迪意义的。但君子人格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教化和培养。我们除了借鉴吸收君子人格品质外...

  • 有什么赞美老师的诗句和成语?
  • 答:译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一定要拜求师父,拜求师父不可以不谨慎选择。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译文:古人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成语】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造句: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

  • 与孔子相关的故事
  • 答: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 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兴办不起来,刑罚就 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 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 来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 不久,有人向卫灵公...

  • 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 答: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替身和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对学生...


    网友点评:

    隗诗毕18817807775:   《出师表》对于我们提建议有何启示是作业上的,请分点回答主要是启示 -
    雁塔区2633回复: [答案] 我们在提建议时应该以大局为重,委婉一些,让人更加相信自己所说的,并采纳自己的建议.给他提供一些有用的人才,让他去人用这些人,在大事上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在提建议时应说得真切,让别人相信这样是为他好.这样才能被接受. 可能不...

    隗诗毕18817807775:   出师表有啥么真正的含意 -
    雁塔区2633回复: 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蜀汉后期诸葛亮安邦定国的一种策略:以攻代守,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策略在当时的情况下弊大于利.

    隗诗毕18817807775:   出师表与唐太宗不徇私两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雁塔区2633回复: 《出师表》:忠君、明志、为国.即使北伐成功率不大,也仍然“鞠躬尽瘁”.敢于进取,不畏失败,所以有六次北伐,“死而后已”. 唐太宗不徇私:为天下之主,要做出良好的表率,这样才能让天下百姓所信服.善于听取臣下(魏徵)的意见,知错能改.

    隗诗毕18817807775:   出师表的翻译及道理是什么出师表是很难懂的文言文,谁能知道这首古文
    雁塔区2633回复: 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

    隗诗毕18817807775: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你觉得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
    雁塔区2633回复: 古人云“天下万物,以人为本”看一件事能否成功,看做这件事的班子就大致可以知道了.有贤明的人辅佐,再不济也是一个维持现状而如果周围都是奸佞小人,即使好的计画也难以成功联系课文,蜀国本来就是三国中最弱小的,所以当年诸葛亮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将军(刘备)可占人和".可见诸葛亮对人才的意识是很强的,而蜀国也就是靠着济济人才才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对比曹操和孙权,蜀国没有魏国的政治资源(汉献帝)和自然资源(全国大部分地域),也没有孙权的长江天险.所以制定政策更需要慎重.好的人才才是蜀国不致在三国争霸中落败的最大砝码.所以诸葛亮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