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历史上直言不讳的大臣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历史上敢骂皇帝的大臣有哪些,结局如何?
  • 答:下面以史为鉴举三个例子。一、皇帝心情好:周昌骂刘邦 周昌是刘邦的从龙之臣,自家哥哥都为刘邦战死沙场。周昌也从一个卒史追随刘邦,随着刘邦职位的上升,一步步升职到管旗帜的职志、领兵的中尉、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这个人算是刘邦的铁杆亲信,而且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甚至连萧何、曹参...

  • 唐朝历史人物介绍——魏征魏徵
  • 答: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徵询问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同年,河北一带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属因玄武门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路上魏徵正好碰见太子千牛-安、齐王护军...

  • 关于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饶的真诚的古今中外事例
  • 答: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公元643年,直言...

  • 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位臣子的胆子最大?
  • 答:鬻拳迎丧归葬,扶文王长子堵敖继位,随后向新王奏道:“衬衣冒犯先王两会,纵使王不加诛,又岂敢觍颜偷生?请从先王于地下!”再刖一足,然后引剑自刎,后被葬于文王墓前。鬻拳是一个典型的忠臣形象,他性格耿直,忠心为国,即便是国君犯了错误,他也敢直言不讳,或许周文王也看出了他的一片赤诚,...

  • 唐太宗时期以直言著称 失去一面镜子的是谁
  • 答: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取得胜利,得了江山,有人就向他举报魏征,说他曾经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划策,李世民便命人把魏征找来对峙,没想到魏征直言不讳,竟然说出若不是太子当初不肯听他劝告杀了李世民,也就不会有眼前的事。众大臣全都吓得不敢说话,反而是李世民觉得魏征不仅胆识过人而且具有远见卓识,非常...

  • 大臣劝谏皇帝的故事
  • 答:1、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

  • 宋朝有位大臣上书痛骂帝王,竟然没被问斩,这是为什么?
  • 答:在这种局面下,宋朝大臣的对皇帝的制约力有所增加,皇帝自然也就要对他们的直言进谏多加宽容。据说,宋光宗执政期间曾经有一年因为天象异常而下诏求言,结果朝中一位名叫俞古的大臣在得知此事之后便上书痛骂他。俞古在上书的折子中叱骂宋光宗不成器,政绩远不及宋仁宗。宋光宗在看到这个折子之后自然非常...

  • 历史上大臣委婉规劝君王的事例
  • 答: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

  • 那些历史上被杀的忠臣,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 答:纣王就说,我听说圣人都有七窍玲珑心。你这么忠心让我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把他杀了,剖开身体。历史上劝谏皇帝的有很多,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通过巧妙的方式让皇帝接受。比如李世民是一个虚怀若谷的皇帝,所谓魏征敢于直言不讳。但是大多数的皇帝都是不听劝谏,而大臣都不会讲究说话的艺术,...

  • 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的故事还有哪些?_百度...
  • 答:唐朝的皇帝李渊曾说过,以人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大臣魏征经常直言不讳给皇帝提意见,李渊不急不恼,总是虚心接受。


    网友点评:

    滑晏纨19799104942: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一道课后题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谏难,纳谏更难的实例,请你举出这样的正... -
    崇安区245回复: [答案] 正例: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应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派人把魏徵叫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十八岁,其是可能是故意...

    滑晏纨19799104942:   历史上善于纳言的人有哪些?举例 -
    崇安区245回复: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滑晏纨19799104942: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进谏的事,请列举几个 -
    崇安区245回复: 晏子进谏 有人得罪齐景公,景公非常生气,命人把他绑在大殿,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如果有人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晏子(即晏婴)左手抓着人犯的头,右手拿着刀,抬头问景公:“古时圣王明君肢解人犯的规矩,不知是先从哪...

    滑晏纨19799104942:   李世民的"铜镜之识"纳谏之美 -
    崇安区245回复: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君臣关系,我们也是要劝诫,当臣子的有责任劝诫他的君王.提到劝诫,我们一定会想到哪个大臣?唐朝的魏征.魏征其实是个,我的感...

    滑晏纨19799104942: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中大臣是个怎样的人 -
    崇安区245回复: 大臣有直言不讳的品质,即使掉了两颗牙齿,也是值得的,因为两颗牙齿换来了一个明君和国家的兴盛,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原文】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某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

    滑晏纨19799104942: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黄金时代?
    崇安区245回复: 不知道黄金时代的主体是什么? 如果是纵横开阖的武将和智者,那么乱世无疑是他们发挥最大作用和实力的黄金时代,比如春秋战国三国、十六国都是将星辈出的年代,也是思想开放的时代. 如果是对统治者,那么四方来朝、开疆扩土的时代就是黄金时代,比如贞观、比如永乐,甚至成吉思汗的时代,都是黄金盛世. 如果是我等小民,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那么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政局稳定的时代就是黄金时代,一般也就是传统史家评价中的治世和盛世,例如汉之文景时代、唐之贞观到开元、北宋初直到中期、明宣德、弘治、清康乾时代.其中含金量较高的恐怕还是开元盛世,可惜盛世之后的衰败也让人感慨唏嘘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