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古代直言进谏的人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历史上进谏的例子
  • 答:敢于进谏的魏征 在中国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唐太宗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

  • 唐太宗时期以直言敢谏著称,去世后被唐太宗感叹“失去一面镜子”的一代...
  • 答:唐太宗时期以直言敢谏著称,去世后被唐太宗感叹“失去一面镜子”的一代贤臣是魏征。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巨鹿人(巨鹿郡下曲阳,即原本的晋县,现今的河北省晋州市。又说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或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

  • 古时有那位忠臣直言进谏而被降职或流放
  • 答: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

  • 历史上有哪些直言不讳的名臣?
  • 答:为此,明太祖举棋不定,闷闷不乐。军师刘伯温深知明太祖的矛盾心情,又不便直言进谏,于是画了一个身材魁伟的大丈夫,头上竖着一束束乱得如麻的头发,每束头发上都项着一项小帽子。画毕,敬献给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细细观赏,百思不解画中含意。想了一夜,终于恍然大悟。次日一早,明太祖召见刘伯温,...

  • 敢于说真话的名人故事
  • 答:他性格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常常惹得太宗大怒,但也因此获得了太宗的赏识与尊重.一次,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才貌出众的女儿,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太宗便下旨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

  • 请你举出我国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的例子
  • 答:唐朝:唐太宗与魏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

  • 论直言劝谏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魏征,除他以外还有那些直言劝谏的...
  • 答:邹忌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看到齐威王的所作所为,很想劝谏他振作起来,但是他那时候身份低下,连见到齐威王的可能性都没有,怎么可能纳谏哪?他听说齐威王很喜欢音乐,于是就抱了一架琴进宫求见。那天的齐威王正好无聊,刚好有个琴师来,心中一阵高兴,连忙叫人把他传了进来。邹忌拜见齐威王之后,就调...

  • 求历史上讽谏的例子
  • 答: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像魏征一样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也有一些像邹忌一样善于讽谏的人,请举出一例讽谏的例子。(注:讽谏是指用含蓄的话来暗示或劝告君主或者长者改正错误) 匿名 | 浏览3374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18:37:01 最佳答案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大树的根本是根基,国家的根本是道德...

  • 古代敢于进谏的事例20字
  • 答:中国古代历史中,有不少敢于进谏的人,比如大家众所周知的魏征就是其中之一.魏征曾经辅佐唐高宗与唐太宗两位皇帝,他常常向唐太宗直谏,不怕牺牲,以至与唐太宗好几次龙颜大怒,幸亏有长孙皇后为他说情,使他免遭惩罚.但是,唐太宗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听取他的话,使得在唐太宗治国时出现“贞观之制”的繁荣...

  • 对于直言上疏进谏的臣子一般称为什么
  • 答:诤臣 诤,即谏诤之意;诤臣即为谏诤之臣;所谓“诤”,指直言敢谏 如魏征一样的敢于直言,不畏生死的大臣 。称之为诤臣 君有诤臣,不会亡国;父有诤子,不会败家 君王有敢于劝谏的臣子,国家就不会灭亡;父亲有能劝谏的儿子,家族就不会衰败;


    网友点评:

    杭柿易19731766920:   举一个像赵普一样的 直言进谏的例子 -
    三山区1893回复: [答案] 1.商纣王流酒为池,悬肉为林,比干劝商纣王,纣王不听,并将他剖心. 2.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建议夫差杀勾践,灭越国,被吴王夫差所杀.

    杭柿易19731766920:   古代劝谏的故事有哪些? -
    三山区1893回复: 魏征劝谏唐太宗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等等

    杭柿易19731766920:   中国古代有哪些人劝谏被杀的 -
    三山区1893回复: 比干 ,因为《封神演义》的关系,商代谏臣比干的名气要大得多,其事迹也更为壮烈.比干(前1092-前1029),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

    杭柿易19731766920:   魏征因直言敢谏而深得唐太宗信任.() -
    三山区1893回复: 魏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唐高祖最青睐 最信任的人一方面因为魏征的忠诚,舍己为国,一方面因为唐高祖听从进谏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 唐太宗实为钦佩,感动,魏征去世不但唐太宗失去了一位忠臣 还是唐太宗的天下少了一位明宗……所以唐太宗感到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