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善于进谏的大臣

2024-06-05来源:本站编辑

  • 贞观年间,以直言进谏著称的大臣是谁
  • 答: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

  • 古代善于进谏的权臣作文
  • 答: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

  • 唐朝除了魏征还有哪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谏臣
  • 答:唐朝除了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的谏臣还有房玄龄、杜如晦。1,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

  • 给3个善于进谏的臣子和善于纳谏的君王的事例,还有3个反例
  • 答: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好!

  • 谏太宗十恩疏中的进谏大臣是是什么人?
  • 答:谏太宗十恩疏中的进谏大臣是初唐名相魏征,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委以重任,他也敢于纳谏,因此历史上穿出了他们两人的很多假话,其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出自这个十恩疏中。魏征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谏太宗十恩疏中的进谏大臣是是什么人
  • 答: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进谏大臣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

  • 历史上善于进谏的人
  • 答: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

  • 善于纳谏的君王、善于进谏的臣子.都有哪些?最好要一对一对的!速度求...
  • 答:唐朝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魏徵,纳谏如流的君王有唐太宗.战国时代从谏如流的臣子有邹忌和淳于髡,纳谏如流的君王有齐威王.

  • 历史上有哪些直言不讳,敢于指出皇帝错误的大臣
  • 答: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

  • 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 答: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


    网友点评:

    温昆软15765175599:   ()在历史上以善于纳谰著称,()是当是一名敢于进谏的大臣 -
    铜陵市2202回复: (唐太宗)在历史上以善于纳谏著称, (魏征)是当时一名敢于进谏的大臣.

    温昆软15765175599:   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被太宗皇帝称为是自己镜子的是…() -
    铜陵市2202回复: [选项] A. 房玄龄 B. 杜如海 C. 魏征 D. 姚崇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