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三章中心论点分别是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孟子三章出题及答案
  • 答:4.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 D.仁政、法治) 。5.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二、默写题:1. 【三里之城】指的是()。(A.方圆三里的内城 B.方圆三十里的外城 C.方圆三百里的大城 D.方...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侧重论述了哪方面的内容_百度知 ...
  • 答: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侧重于”生于忧患“的论述。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人处困境方能激发斗志,成就功业,而国如无忧患则易遭灭亡的道理或为了让人们明白人接受艰难磨练的必要。全文内容:《孟子·告子章句下 》 孟子及其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

  •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文章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赏析《诫子书》,...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三个分论点:第一层(第4自然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并用马克思、诺贝尔的具体事例作论据加以论证。第二层(第5、6自然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用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的具体事例和...

  • 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第一段:学习的意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二段:学习的作用 “君子性非也,善假于物也”第三段: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最后一段分三层:“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为第一...

  •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答:《诫子书》的中心论点是“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 《劝学》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文言知识积累】

  • 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文章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通过揭示对方的谬误,进行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从而作出结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并没有失去自信力。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说明敌方论据不能...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答: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 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一)关心国家大事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 中心论点和论题分别指什么?
  • 答: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章的核心,是被论证的对象,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所以说中心论点属于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是整篇文章的主观点;而分论点则是从几个方面来共同论证中心论点的分说点。论点与论题:论点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表达一种见解或主张。论题只是指文章所论述的内容。如:“生活需要赞美...


    网友点评:

    闻昭丁13235686519: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抚松县542回复: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闻昭丁13235686519:   孟子 告郜下的中心论点是甚 -
    抚松县542回复: 孟子 告子下一共有16节,当然至少有16个中心论点.问得不清楚.举例如下:告子章句下·第五节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