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孟子得到民心只需做到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
  • 答:同时,历史也证明只有真正做到“与民同乐”者,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而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上的君主,必然不得民心,王朝必然走向灭亡。 (二)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固然离不开他个人的天才与创见,但也是他顺应历史潮流,善于终结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早在“轩辕之时,神农氏也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

  • 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 )
  • 答:孟子说:“人民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君王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诸侯欢心的做大夫。诸侯危害到国家,就改立诸侯。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 《资治通鉴》:予之于民便是取之于民!
  • 答:为什么在这个生死的关头,老板姓仍然没有背叛赵襄子的意思?因为,尹铎确实做到了藏富于民,对百姓宽厚,得到了民心。假若尹铎有私心,借着自己是一把手的机会使劲搜刮民脂民膏,损公肥私,巧立名目,把税收到了30年之后。绝大部分人都欠着赵襄子30年的贷款,如果按30年还款的话,要还的利息竟然和...

  • 得民心者的天下,是什么意思?
  • 答:原句出自《孟子·离娄上》,被三国司马懿引申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意思是: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要想...

  • 关于孟子民本思想的议论文
  • 答:要做到与民同乐。就须顺民意、得民心。只有这样,人民才会真心爱戴拥护这个君主。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给予人民他们想要得到的,而不是把他们所厌恶的...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
  • 答:孟子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 古文中关于治国需要得民心的句子有哪些?
  • 答: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程颐 《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释义:处理政务的方法,要以顺应人民的愿望为根本,以丰厚人民的生活为根本。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辛弃疾《美芹十论 · 观寡》释义:自古以来国家统一分裂的局势,往往取决于民心。8.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 爱新觉罗弘历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做了哪些事情?
  • 答: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乾隆的文才高出先辈,他熟悉儒家思想,崇尚风雅,诗、书、画兼长,与文人接触较多。因此,他精于思想文化的统治方略。1773年,乾隆组织了三百多个有才能的知识分子,不惜工本,遍收天下书籍,费时十年,完成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给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

  • 关于孟子
  • 答: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

  • 自戒文言文翻译
  • 答: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说:“宣、饶州各山大有银坑,采用了极大的收益,每年可以得到钱几百万贯。”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件事没有所缺少的。只需忠言,进好事情,对老百姓有益的。而且国家剩下几百万贯钱,如何得到一个有才能德行人?你不推举贤能进善之事,也不揭发违法,肃清豪强震惊,只有道路税卖银坑认...


    网友点评:

    殳龚阁15867772336:   孟子<论民本>译文 -
    开封市1128回复: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

    殳龚阁15867772336:   孟子,主张如何治理国家? -
    开封市1128回复: 孟子,儒家学派,被称为亚圣. 他以人性本善为基础,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提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 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不可忽视,认为统治者只有得民心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孟子“民贵君轻”的提出,继承了西周以来的“重民轻天”思想.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虽然在主观上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为统治者着想,但它也是当时的客观情况在孟子思想上的反映.孟子是剥削阶级中看到人民的力量并引起很大重视的 思想家.使得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注意民生,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殳龚阁15867772336:   急求:关于《孟子》“离娄上下”的相关练习题目 要求有答案
    开封市1128回复: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