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看法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谈谈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 答:孟子的“性善论”为其“仁政”制度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天生都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为"四端";此"四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孟子·告子上》)而它们正是仁、义、理、智"四德"的基础。这即是孟子的"性善论"。对统治者来说,...

  • 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 答:孟子“仁政”思想是非常可贵的,当时的中国并未实现完全的统一,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孟子在此背景之下提出的反对战争、反对霸道,主张统治阶级推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对民众的剥削以及压迫。缓解了阶级矛盾,从而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社会的...

  • 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 答: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

  • 谈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 答:孟子的仁政思想看法如下: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仁政"这种儒家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在当代的...

  • 谈谈对孟子的仁政的看法
  • 答:孟子仁政思想在经济方面,制民之产与使民以时在经济方面,孟子首先强调了“制民之产”的重要性,即百姓应当有一份固定的产业。《梁惠王章句上》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在孟子看来,只有“士”才能“无恒产而有恒心”...

  • 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思想主张是什么
  • 答: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养民,一要制民之产,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教民,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一)养民: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二)教民: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 关于孟子仁政主张的看法
  • 答:孟子继承并且发扬了孔子的社会批判思想,他对历史的看法是:“一治一乱”圣王在世,天下太平,暴君在位,天下大乱。“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民无所安息”发展到今天“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目前正处于一个空前的衰乱时期,孟子为之痛惜不已。除此...

  • 谈谈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 答:1.劳力与劳心在孟子“仁政”的思想体系中,社会分工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滕文公章句上》记载了孟子与农家学者许行的一场辩论。许行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自食其力,连国君也不例外。孟子则激烈地批判了他的主张,认为社会要有合理的分工,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的批判显然是正确有...

  • 孟子是如何理解仁政的?
  • 答:孟子认为,仁政就是君王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君王。孟子认为,如果君王实行仁政,则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君王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什么
  • 答: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包括什么内容呢?一、孟子的“仁政”提倡“以民为本”的贵民思想,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


    网友点评:

    公傅饺15846812202:   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当代有何启发 -
    库伦旗1164回复: 孟子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他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最高指导原则;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被为政者奉为圭臬;他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公傅饺15846812202: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
    库伦旗1164回复: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

    公傅饺15846812202:   《孟子》书的内容及语言特点是怎样的 以及论述孟子的“仁政”的思想 -
    库伦旗1164回复: [答案] 语言特点: 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善用对比和类比;有史实说话,不空将大道理. 仁政思想: 概括: 孟子将伦理秩序视作政治的理想状态和追求目标.鲜明体现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特点.孟子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并以此为准衡量统治的优劣...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