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得道多助失得寡助分段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到底是什么啊?
  • 答: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出处:战国.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节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 得道多助寡失道寡助原文及注释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注释如下: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

  • 《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的原文和译文 还...
  • 答: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 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如下: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什么意思
  • 答: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 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资料扩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
  • 答:(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注释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以下是我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注释,欢迎参考阅读!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翻译
  • 答: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 答:然表示这样,而是表示转折。出处:战国.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节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 答: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网友点评:

    满邓金180798728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
    昌吉市170回复: 相同之处:1.都是运用实例,最后得出论断,是典型的议论文. 2.议论中的语言充满气势,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通篇多用对偶排比,音节和谐,朗朗上口,既优美耐读,有流畅有力. 不同之处:1.《生于忧患》一篇采用分总的结构,先举例,从而得出结论,《得道多助》一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先明确提出论点,再举例,最后再强调观点. 2.《生于忧患》一篇的例子是举用历史名人,《得道多助》一篇采用的是日常生活的例子(战争). 3.《生于忧患》一篇采用的是正面直接论证,《得道多助》一篇采用的是层层推进最后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

    满邓金1807987282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是什么
    昌吉市170回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满邓金18079872823: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 -
    昌吉市170回复: 发于声,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而后喻. 0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入则无法家拂士得道多助.以天下...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