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偶句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一些成语由前后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和后句往往有相反或补充的意思。如...
  • 答:(1)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学实录(2)
  • 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欲言又止,老师提示别急。三分钟等待之后,学生仍面现难色。) 师:不大好说是吧?好,请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

  • 仿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一正反对举的形式,用现代汉语写一个句子...
  • 答: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觉千难万险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后面一句是什么?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口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 关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名言
  • 答: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大意】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

  • 《鱼我所欲也》和《孟子两章》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 答:4.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5.一箪(dān)食(sì),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等等。文章基本上都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你可以看看全文就知道了。以下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 得道多助下一句是什么?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道:指道义、正义。寡:少。原文句子是:《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意思: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

  • “得道多助”的下一句是什么?
  • 答:“得道多助”的下一句是,失道寡助。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写出对应句
  • 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


    网友点评:

    冉别曹15961495407:   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对联 -
    沈阳市1973回复: 兼听则明,扁信则暗.

    冉别曹15961495407:   对联 上联:得道多助 下联:失道寡助 -
    沈阳市1973回复: 上联:低头稻谷实穗不自夸 下联:昂首稗草秕壳爱显华 上联:心存赤子顽石可镂 下联:志在育人朽木能雕 上联:崔右吏匿楹间以自晦 下联:冯将军屏树下而不争 上联: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 下联:履平地若危涉风波无患 上联:考古酌今审时度势 下联:通中法外舍短取长 上联:天下疾苦肩上职责 下联:胸中狂飙笔底波澜 上联:做几件利国利民事 下联:交几位有情有意人 上联:成于思毁于随吾所惕者 下联:约诸人周诸己君其勉之 上联:就已然情知未来享 下联:于独居地见大众心 上联:天开长乐维勤与俭 下联:人到恒春谨身慎言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