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文言文之的用法主要有6种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答:3、 状语后置句: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4、状语后置句: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5、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判断句:其可怪也欤- 7、介词结构后置:不必贤于弟子- 8、判断句: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9、判断句:人非生而知之者- 10、判断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1、判断...

  • 文言文之字用法归纳
  • 答:文言文之用法: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答: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

  • 文言文“之”的用法一共有几种?
  • 答:8.助词,调整音节,无实义。例如:“填然鼓之。”扩展知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特点是言简意赅,结构严谨,音韵优美。它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文言文起源于先秦时期,是当时人们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文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语法...

  •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详解
  • 答:“之”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用的虚词,它可以作为多种语法成分的补充,从而丰富了句子的表达能力。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一、“之”作为代词:“之”可以用来代替名词或代词,表示前面的内容。比如:夫乐之至,诚能用道也。(乐曲之妙,恰能被用于表达真理)故道之以德...

  • 文言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哪些?
  • 答:(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

  • 文言之的用法
  • 答:文言之的用法:“之”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常见的虚词,其用法和现代汉语中的“的”或“得”有些相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在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作为代词:“之”可以作为代词,用来代替人、事、物等。例如: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购,买也;之,它们(病梅)。(...

  •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有什么用法
  • 答:一、“之”作代词用 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二、“之”作动词用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面有...

  • 古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如何判断?
  • 答: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

  • 初中文言文之字的用法以及例句
  • 答:4、之作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句: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白话译文: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了两耳的清静。5、之作为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句:战国 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白话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6、之作为音节助词,无...


    网友点评:

    政明桦17560745844:   古文之字的用法 -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子
    裕民县2794回复: (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补语...

    政明桦17560745844:   高中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裕民县2794回复: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

    政明桦17560745844: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1.何陋有之?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水陆草木之花 4.腰白玉之环 5.以塞忠谏之路 6.此诚 -
    裕民县2794回复: 1.何陋有之?——正确的是“何陋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动词,到,往 3.水陆草木之花——语气助词,的 4.腰白玉之环——语气助词,的 5.以塞忠谏之路——语气助词,的 6.此诚——这句话没写全吧?刚想了想,可能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处,仍然是语气助词,的

    政明桦17560745844:   文言文“之”字的用法有哪些?
    裕民县2794回复: 1.代词,代前面所指的人或事 2.主谓之间不译 3.倒装句的一种结构 4.语气助词,不译 希望可以帮到你.

    政明桦17560745844:   文言文中“之”字有多少种用法 -
    裕民县2794回复: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