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曹刿论战左传内容大意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 答:再:第二次。(38)三:第三次。(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40)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41)伏:埋伏。(42)靡(mǐ):倒下。(43)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教材编写者)后加的。

  •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 答:曹刿论战注释 1.【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4.【伐】:讨伐,攻打。5.【我】: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 曹刿论战
  • 答:《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题目是后人所加。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内容主题∶ 本文对战争原因...

  • 曹刿论战的主旨是什么?
  • 答:曹刿论战的主旨是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以及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达到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结果。《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主要讲述的是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其中第一段写的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第二段写的是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至于最后...

  •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答:《曹刿论战》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 《曹刿论战》的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曹刿论战翻译一句一译是什么?
  • 答:曹刿论战一句一译如下:十年春,齐师伐我。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公将战,曹刿请见。翻译: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翻译: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曹刿论战文学常识以及翻译
  • 答:《曹刿论战》课题:《曹刿论战》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积累《左传》有关的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背诵、默写、翻译全文复习方...

  • 曹刿论战 说苑 一段翻译和重点字解释
  • 答: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当权者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


    网友点评:

    景诸仁13448098800:   关于曹刿论战的文学知识
    义县2699回复: 一. 文学常识. 1. 作者:左丘明. 2. 选自:《左传》. 《左传》,我国一部有名的编年体史书,叙述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的.又叫《左氏春秋》. 二. 文章内容. 1. 分段第一部分(第一、...

    景诸仁13448098800:   《曹刿论战》内容理解 -
    义县2699回复: 1、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得到了曹秽的认可,反映了曹秽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善待百姓,拥有民心,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原因:齐师伐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体现了曹秽心系天下,一心爱国的品质.3、大小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4、凭民心所向5、等对方士气衰竭反攻,看对方阵脚乱了追击6、全篇的作战和分析形式都在体现7、详写曹秽和庄公的分析过程,略写打仗过程

    景诸仁13448098800:   《曹刿论战》的主旨是什么? -
    义县2699回复: ①主旨:知己知彼;取信于民;敌疲我打;在战争中曹刿能够仔细观察敌情,在充分了解自己实力的基础上,了解对方的特点和实力,做到知己知彼.面对大事应该运用智慧,灵活应对. ②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景诸仁13448098800:   古文“曹刿论战”的中心思想?
    义县2699回复: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