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之什么意思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的“之”字什么意思?
  • 答:译文: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

  •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现代翻释_百...
  • 答:翻译是: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力量,就连山的九牛一毛都不能毁掉,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出自: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愚公移山。这篇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中的“之”如何解释?
  • 答: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 《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是什么意思?
  • 答:释义: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

  • 愚公移山文中的之字的用法
  • 答:1、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之:的。2、惩山北之塞:之:的。3、出入之迂也:之:用在主谓之间。4、不能损魁父之丘:之:这样的。5、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之:的。6、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之:的。7、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之:代词,指愚公。8、汝之不惠:之:用在主谓之间。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的翻译
  • 答: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十何?意思
  • 答: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注释: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其:在“如什么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整句话意思为: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十何?意思
  • 答: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注释: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其:在“如什么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整句话意思为: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 《愚公移山》中所有“之”字的意思以及代指的是前文的什么
  • 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结构助词的 投诸渤海之尾;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操蛇之神闻之结构助词的 跳往助之代词指他们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代词指愚公 甚矣,汝之不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 告之于帝代词,指愚公挖山这件事 基本字义:1、助词...

  •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 答: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3,其○34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35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6,曾○37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38,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39也,而○40山不加增○41,何苦○42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43...


    网友点评:

    夏宏莲13677454190: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曾”读zeng还是ceng《古汉语字典》中读zeng,为什么语文书中读ceng -
    南华县1575回复: [答案]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愚公移山》是传统的名篇,80年代以来的多次教材改革,每次教材中都选有这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三句话:“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夏宏莲13677454190:   甚矣,汝之不惠,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
    南华县1575回复: 之:也.释义:你也太不聪明了! 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之愚公移山》.原文如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白话文: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

    夏宏莲13677454190: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解释曾2.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__,也说明了__的道理3.河曲智叟和愚公的妻子都反对移山,他们理由有那些相同有那... -
    南华县1575回复: [答案] 1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 也是很乐意帮忙和支持的 河曲智叟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用“汝”表示...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