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的意思

2024-05-31来源:本站编辑

  • 不毛之地和山之一毛中毛是不是一个意思
  • 答:释 义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出 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示 例 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意思: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 原文出自《列子汤问》 河曲...

  • 曾不事农桑和曾不吝情去留和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曾不‘的读音和区 ...
  • 答: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来喝酒就)希望一定要喝醉。已经喝醉了就走,一点也不吝惜地离去。“去留”是偏义复词,偏指“去”(离开)。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都读“曾经”的“曾”。 用作加强语气,解释都一样,"连……都……”或“竟”、“竟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答: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 甚矣,汝之不惠,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 答:之:也。释义:你也太不聪明了!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之愚公移山》。原文如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白话文: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

  • 对文言文《愚公移山》如何划分停顿?
  • 答: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

  • 与列子一则差不多的文言文
  • 答: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愚公移山 原文及翻译
  • 答: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 愚公移山文言文最后一段作用
  • 答:寓公不怕困难,亲行动,他“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寓公目光长远,能辩证地看问题,他认识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而智叟则与其相反,他讥笑、责备寓公的行为;他轻视寓公的力量,质问寓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他目光短浅,只看到寓公的“残年余力”,而忽视...

  • 九年级语文,1.分析愚公和智叟的形象。2.如何评价愚公移山的行为和愚公精...
  • 答:文中写智叟的文字不多,却把这个自以为是的老头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显得既傲慢又武断。“甚矣,汝之不惠”,用倒装句强调愚公不聪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

  • 愚公移山的译文。 要短的,一定要短
  • 答: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网友点评:

    扈复冰17191005064: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解释曾2.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__,也说明了__的道理3.河曲智叟和愚公的妻子都反对移山,他们理由有那些相同有那... -
    三门峡市1890回复: [答案] 1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 也是很乐意帮忙和支持的 河曲智叟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用“汝”表示...

    扈复冰17191005064:   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的毁的意思,是铲平还是毁灭的意思? -
    三门峡市1890回复: 铲平

    扈复冰17191005064:   "其如土石何"的出处.这句话什么意思 -
    三门峡市1890回复: 出自《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翻译: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扈复冰17191005064: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中的“曾”读zeng还是ceng《古汉语字典》中读zeng,为什么语文书中读ceng -
    三门峡市1890回复: [答案]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愚公移山》是传统的名篇,80年代以来的多次教材改革,每次教材中都选有这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三句话:“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

    扈复冰17191005064:   “之”的意思:1.甚矣,汝之不惠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之”的意思:1.甚矣,汝之不惠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三门峡市1890回复: [答案] 1.之为助词无实意.2.“之”起舒缓语气之用,无实意义.3是“的”的意思.

    扈复冰17191005064: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十何?意思 -
    三门峡市1890回复: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注释: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其:在“如什么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整句话意思为:剩下的力...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