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老子翻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之...
  • 答:以下原文翻译参考soso百科: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就显露出丑来了。如果都知道善良的东西是善良的,就显露出不善良来了。所以有无互相存在,难易相互成就,长短相互表现,高下相互依靠,单音与和声相互和谐,前后相互依存。圣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施行不用言辞说教的教化,完全随应万物,生...

  • 老子说“天上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怎样理解?谢...
  • 答:译文: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为善之为善也,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
  • 答: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

  • 翻译古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翻译后请...
  • 答:天下都知道了什么是美,这丑就诞生了;都知道了什么是善,不善就出现了。个人分析:美的概念一旦形成,并知晓了何为美的现象,自然会产生与其相对立丑的概念和现象;同样善的概念形成,并懂得了善所对应的行为是什么,自然也会存在恶的概念和行为。一言蔽之,一个概念的出现,会带来和这个概念相反的...

  • 先秦诸子选读 的 《有无相生 》原文和翻译是什么啊??
  • 答: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译: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什么意思
  • 答: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

  • 老子二章原文和翻译
  • 答:《老子二章》原文和翻译如下: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为始,原本...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
  • 答: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翻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什么意思?
  • 答: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意思是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好、什么是善良,只要一谈起“美好”和“善良”就会带上它们的对立面“丑恶”和“邪恶”,这样就会扭曲了原本的本质,开始出现种种问题。在哲学上,此段话反映着人们对于对立面的思考和对于对立面消失的追求,旨在告诫人们不能只看表面,要超越...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答:原文句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古文今译: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我的理解: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美、什么才是善,那丑和恶也就产生了。不知道什么是丑、是恶,怎么判断这个事物是美、是善。比...


    网友点评:

    籍贡会17160266752:   请问老子所云: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作何解释? -
    通山县2209回复: “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译为: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而当人们刻意去“为”美的时候,恶就已经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好的、高效的行为),而当人们刻意的、怀着功...

    籍贡会17160266752:   深入解释一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通山县2209回复: [答案]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出自《老子》第二章.此章主旨,在于讲“道”的辩证内涵.\x0d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籍贡会1716026675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分析 - 深入解释 -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通山县2209回复: [网上摘抄的解释]: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化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籍贡会17160266752:   、联系社会实际生活,你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通山县2209回复: [答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什么是美呢? 天下人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而违反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的美,这必将事与愿违走向美的反面,所以说,凡是违反了规律和规范的行为都必将自食恶果.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什么是善呢? 天下人为了...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