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董仲舒的三大思想主张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
  • 答:吸取其精华内容,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分)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文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说明了董仲舒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怎样思想,有何进步性、
  • 答:《汉书·董仲舒传》反映了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必仁且智》)在此,可以看出董仲舒的仁智统一是以仁为体,以智为用,智从属于仁,其作用是行仁。比较辨证地看到了德育和智育的辨证关系。当前,科...

  •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孟子和童仲舒的思想政治分别是什么?影 ...
  • 答:孟子说的就是“道之以政”,称之为“仁政”。具体为三部分: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荀子说的是“齐之以刑”。荀子比孟子更偏离孔子,甚至吸收了墨家的“兴利除害”。董仲舒不承认孟子、荀子。董仲舒提出的“承天意”、“明教化”、“正法度”,就是他的天人感应迷信思想,孔子的“道之以德...

  • 懂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董仲舒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
  • 答:他反对暴政虐民,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认为“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这些承认了人性的弱点是“从利”,因而要做到“以教化为大务”,做到“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董仲舒的人物评价:《儒家文献资料汇编》:仲舒把...

  • 董仲舒,为后世的封建统治做出了奠基作用,对此你如何理解?
  • 答:他拒绝其他学派,只尊重儒家思想。是历史上一般人对老人的刻板印象,但是,人是活的,不是一些平面打牌。三大导引和五常非常符合武帝统治时期的要求。他是本朝的大英雄,对皇权的合理性有比较明确的理论支持和确认。他应该对传统文化的禁锢和破坏承担巨大的责任。当然,没有他,就会有王仲舒、李仲舒。他...

  • 关于孟子,荀子,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 答:荀子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对历代封建教育与政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董仲舒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罢黜百家...

  • 主父匽和荲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反映了什么共同目的?
  • 答: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董仲舒: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

  • 天人三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答: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他提倡的“谴告”说,也是借神权对君权的限制。他还提出“限民名田”、“盐铁皆归民”、“去奴婢”、“薄赋敛、省徭役”等改良主张④,在当时是起了进步作用的。但是...

  •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与汉武帝推行的过程有何...
  • 答:汉武帝崇儒在前,董仲舒主张在后。而真正排斥其他学派是在汉元帝的时代。下面这篇考据不错:孙景坛儒学是在汉武帝初期成为治国的主导思想的。传统至今,学界一直流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儒’”说,该说有四层意思:一、西汉“黄老之治”的结束是采纳董仲舒建议的结果;二、汉武帝和汉代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网友点评:

    易堂鹏13986773977:   董仲舒的新儒学派思想是什么? -
    花垣县844回复: [答案] 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利用和改造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资料,极力建构一个可以作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根据...

    易堂鹏13986773977: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基础是? -
    花垣县844回复: [答案] 【基础】: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理论,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 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内容】: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加强军权,提出君权神...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