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谈谈你对苏轼的印象

2024-05-20来源:本站编辑

  • 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答:于是苏洵就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从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去参加第二年的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而他们两个都偏向喜欢诗文的革新,所以当他们看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的时候都觉得很惊喜。但是在考场上,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被欧阳修...

  • 阅读了苏轼的生平,你对苏轼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 答:洒脱豪放

  • 在你的眼中,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 答:他为百姓谋福利,虽然在小地方任职,他也依然想尽办法造福百姓。在杭州的时候,他造了苏堤,还有著名的三潭映月。他在每一个地方都对百姓十分友好,甚至教百姓怎么制作东坡肉。他可以游赤壁,也可以在无人的晚上独自饮酒。在下了大雨的时候,竹杖芒鞋,轻松自在,一点也不慌张。苏轼的思想是儒家和道家的...

  • 在你的印象中,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 答:只是,在风浪跌宕中,他始终以赤子的真诚和热情面对一切,这是一种心态的修炼吧,就像他《留侯论》中的那句“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应是他,也是后世很多人追求的至高境界。其实,我最欣赏的,是他对一切都一直充满了新奇探究的热情,并真挚的对待每个人,每件事。不像李太白那么逸尘...

  • 你怎样评价苏轼?
  • 答:后来证明苏轼的想法是对的,由于苏轼当时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对苏轼极为不满,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王安石对谢景温有提拔之恩,后来谢景温与王安石合谋加害苏轼,企图将苏轼治罪,让其丢官罢职,但最终在皇上那里因查无实据而不了了之。苏轼曾经和同年中进士的章惇过从甚密,无话不谈,...

  • 我眼中的苏东坡 500~600字
  • 答:他告诉了我们,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苏东坡并非才不如人。因而也从不恨人。总之,正如世人所说的一样,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这种魔力或许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对他所倾倒,所爱慕的理由。与此同时,我觉得,苏东坡为人处世也...

  • 苏轼的人品如何?
  • 答:回答:苏轼是一个性格乐观主义者,爱心道德家,黎民百姓的一个好朋友,是一个散文作家,画家,是一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在我们的印象里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好字。 苏轼是一个工程师,是学者,是是慈悲的心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她作品特点是幽默诙谐,但这些可能不足以描绘苏东坡的全貌。如果我提到苏东坡,在中国...

  • 我眼中的苏轼
  • 答:苏轼与客游于赤壁,客由看到长江的无穷无尽,而感慨自身生命的短暂无常,心中很是悲凉。苏轼却从整体上看待人生与世界的“尽”与“无尽”,这种旷达平和的人生态度,不悲不慕,古往今来实为不多。在我眼中,苏轼是睿智的,因为他能看破世间的无常,有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见解。苏轼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对我...

  • 大家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的?!
  • 答:但苏东坡也许只会因此事而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心中。只是不喜爱这些人罢了。他告诉了我们,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所以,苏东坡并非才不如人。因而也从不恨人。总之,正如世人所说的一样,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 急需写一篇跟苏轼诗句有关的作文,八百字。
  • 答:”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一整天都很快乐,正如世人所说我们对苏东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事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这种魔力或许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对为他所倾倒,对他爱慕的理由。与此同时,我觉得,苏东坡为人处世...


    网友点评:

    施砌初13335936770:   关于苏轼 -
    相城区2450回复: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晋京赶考.落第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这段期间内,家中发生一件事,宋史苏东坡的传记与苏辙为他母亲写的长篇碑文里,都有记载.母亲那时正教孩子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

    施砌初13335936770: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表现了,苏轼词豪放的特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 -
    相城区2450回复: [答案] 读后感:前几天看《赤壁》,那江流澎湃,波澜壮阔的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那一系列熟悉的人物,那许多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战争故事,我的思绪一下子就飘向了那个英雄倍出的遥远年代,而苏轼的这首千古绝句更是...

    施砌初13335936770:   结合《留侯论》谈苏轼散文的特点.急需~~!!不胜感激 -
    相城区2450回复: 苏轼并不把文章看成是单纯的“载道”之具,并不认为文学的目的只是阐发儒家道德理念;他常用迂回的方法,肯定散文在表现作者的生活情感、人生哲理思考方面的作用和艺术创造的价值.苏轼指出散文也是“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施砌初13335936770:   苏东坡和徐特立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谈谈自己的感想 -
    相城区2450回复: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八面受敌”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年轻人钻研学问,每本书都要读几遍.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