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郑板桥的诗一间茅屋在深山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郑板桥的诗句名言
  • 答:——郑板桥 10、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郑燮 11、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 12、"...16、"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17、"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诗》"...

  • 板桥的诗句板桥的诗句是什么
  • 答:引《墨子·备城门》:“为斩县梁,聆穿,断城以板桥。”孙诒让间诂:“连板为桥,架之城堑以便往来。”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_板桥霜。”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浑河》:“跨河板桥甚_,行者率猿臂渡,毛骨尽竦。”《红楼梦》第十七回:“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

  • 郑板桥名言 郑板桥经典语录
  • 答: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题竹石画》 12、"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诗》" 13、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14、已破章邯势莫当,...

  • 有关于山中茅屋的诗句
  • 答:3.关于“茅屋”的诗句有哪些 1.《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宋 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

  • 郑板桥:梦醒扬州一酒瓢
  • 答:不过,真正让他流传千古的,还是板桥的号。 “板桥”二字来自于刘禹锡的《杨柳枝》: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来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首诗似乎与板桥后来的人生颇为相衬。恰好,郑燮的老家兴化城外也有一座木桥,城内的河水绕过城墙向南流去。站在古朴的木桥上,望着不远处的几间茅屋、几杆翠竹...

  • 《题画》原文及翻译赏析
  • 答:3.文言文【题竹】郑板桥翻译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日光月注释①篁:竹子.②棂:窗格子.用围屏骨架改作为窗棂比一般窗格宽大,可以映出完整的画面.译文我家有茅屋两间,屋子的南面种了竹子,夏天刚刚长出的竹子,十分的绿,绿荫照着人,放一个椅子在绿荫中,十分凉快.在秋冬季节,拿来围屏的骨架,把两头砍去.横着...

  • 谁能告诉我关于郑板桥的诗句: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悟画兰画 ...
  • 答:他对下层民众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着浓重的兴 趣,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着这种清新的内容和别致的格调。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郑板桥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 枝花。朋友来...

  • 板桥先生画竹子,题了一首诗。
  • 答:翻译:三间茅草盖的房子,春天到了一片美丽的景色,窗子里面有幽香的兰花,向外遥望可以看到山上的竹子。原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翻译:这样优雅风趣的事,能享受到的人自己却不知道。那些糊里糊涂,胸无点墨的人,也不会体会到趣味在哪里。原文: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

  • 题画诗翻译
  • 答:翻译如下: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

  • 郑板桥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全诗
  • 答: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古时...


    网友点评:

    戚侦询13171078811:   郑板桥的诗 -
    平顶山市1669回复: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赴着夜色赶豪门.

    戚侦询13171078811:   郑板桥的古诗 -
    平顶山市1669回复: 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咏竹诗或阐明创作理念,或抒写自己的情志,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我比较喜欢的几首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一生阿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

    戚侦询13171078811:   郑板桥的诗
    平顶山市1669回复: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戚侦询13171078811:   十万火急!三间茅屋十里春风 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乐趣?文中郑板桥的"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乐趣? -
    平顶山市1669回复: [答案] 悠闲自得,与世无争,清贫自有清贫乐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