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高中必学18个虚词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高中18个虚词
  • 答:18个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八个虚词是哪十八个?
  • 答:17、每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副词,每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副词,常常)18、幸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幸而)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希望)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幸运的)今事有...

  •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 答: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

  • 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
  • 答:文言文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如下:一、实词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2、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3、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

  •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
  • 答:对于高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扩展资料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

  • 文言文18个虚词
  • 答:文言文18个虚词有:之、乎、也、而、以、为、何、若、如、皆、乃、故、以及、为之、何以、复、其、岂。1、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2、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3、也:表示肯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4、而:表示递进、转折,...

  •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
  • 答: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

  • 文言文高考虚词18个有哪些?意思分别怎么翻译?
  • 答: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 18个虚词 18个虚词详解
  • 答: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1、而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2、何 (1)副词,用...

  • 高中文言文18个常见的虚词
  • 答:18个常见的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扩展资料 一、而 (一)连词基本认知:而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连词,它包括各种语法、逻辑的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修饰、目的等。所谓连词,就是连接上下文并且表示...


    网友点评:

    娄府乐18384731892:   高考的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哪些?
    招远市2911回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娄府乐18384731892:   高中必须掌握的文学虚词有哪些?
    招远市2911回复: 1、 2003年《考试说明》规定高中生必须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如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娄府乐18384731892:   给我高中生文言文18个虚词的详细资料 -
    招远市2911回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

    娄府乐18384731892: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 -
    招远市2911回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娄府乐18384731892:   高三要记的十八个虚词
    招远市2911回复: 之、其、而、则、乃、以、 于、为、者、因、所、何、 且、若、与、也、乎、焉

    娄府乐18384731892: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
    招远市2911回复: [答案] 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总结.(只选出了例句,虽然比较粗糙,但全是时间凝成,涵盖1---6册除诗歌外的所有文言文篇目....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13),请与之.《逍遥》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