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王道

2024-06-01来源:本站编辑

  • 齐桓公晋文之事全文翻译
  • 答:齐桓公晋文之事全文翻译如下: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

  •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谈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他提出的措施?
  • 答:《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谈话的中心论点是: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提出的措施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体的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

  • 《齐桓晋文之事》谈话中孟子提出怎样的主张
  • 答: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主张保民而王百姓安居乐业是王道之始他提出教民的...
  • 答: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教民的话说上面标黑的这句吗,下面是译文 (孟子)...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一一对应
  • 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对照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阅读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

  •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是什...
  • 答: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

  • 《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的翻译及讲解?
  • 答: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第二部分: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第三部分: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第四部分: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第五部分:因势利导,引之入彀 《齐桓晋文之事》系统地阐述了孟子关于王道的理论和具体主张,指出人君只要能善于扩充“不忍”之心,就可以施行仁政,...

  • 秦桓晋文之事孟子从哪两个方面说如何实行王道?
  • 答:齐桓晋文之事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的文章和译文
  • 答:1、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

  • 齐桓晋文之事出自哪里?
  • 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对照翻译如下: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


    网友点评:

    宋侮疯15554598570:   孟子在 齐桓晋文之事 一文中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 -
    惠水县900回复: 本文是孟子向齐宣王宣扬自己的王道理论,是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始,齐宣王 向他打听齐桓、晋文之事,实际上就是想得到“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话题引到“王道”上来,鲜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

    宋侮疯15554598570:   孟子在 齐桓晋文之事 一文中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请举例说明,并说明比喻的作用. -
    惠水县900回复: [答案] 本文是孟子向齐宣王宣扬自己的王道理论,是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始,齐宣王 向他打听齐桓、晋文之事,实际上就是想得到“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话题引到“王道”上来,鲜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

    宋侮疯15554598570:   孟子游说齐王施行王道分为几步 -
    惠水县900回复: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

    宋侮疯15554598570:   齐桓晋文之事哪四句体现了保民而王的思想? -
    惠水县900回复: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这是全篇的章旨.孟子的保民和推行...

    宋侮疯15554598570:   语文文言文里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怎么区分 -
    惠水县900回复: [答案]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