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4-04-27m.verywind.com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选择题:

  1、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舜发于畎亩之中 孔子云:“何陋之有?”

  2、选出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上使外将兵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恐前后受其敌

  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二、翻译下列句子。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5、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13、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案:

  1、B

  2、D

  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

  4、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5、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6、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7、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8、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9、(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10、(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1、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1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2

   文言文阅读。(1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劳其筋骨

  (3)困于心衡于虑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小题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3:文中所举舜、傅说等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小题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启发?(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被选拔 (2)使……劳累(3)通“横”,梗塞、不顺(4)明白,了解

  小题1: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小题1:都是出身低微并历经磨难,后来受到重用干出了大事业。

  小题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如要成才就要经受磨练,遇到困难时要经得起考验;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安逸等。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六位名人的共同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生活实际来谈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子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 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 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所以动心忍性 ( )

  (2)曾益其所不能( )

  (3)更以净衣易之 ( )

  (4)门徒悦其勤学 ( )

  2.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告之于帝

  B.人则无法家拂士/则何以成

  C.舜发于畎亩之中/或依林木之下

  D.以记其事/不以物喜

  3.翻译下列句子。

  ( 1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2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之行尸走肉耳!

  4.乙文表现了任未的什么精神?请写出甲文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

  参考答案:

  1.(1)用来……的方法(2)通“增”,增加(3)交换(4)喜欢

  2.C

  3.(1)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呢?

  (2)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仍然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使活着,称他为行尸走肉罢了。

  4. 表现了任末勤奋好学和求学不怕艰辛的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4

  阅读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文后的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与在文中的意思。

  (1)行拂乱其所为( )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管夷吾举于士( )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中国,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衡于虑 左手倚一衡木

  B.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国恒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行拂乱其所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

  4. 《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行为、行动 (2)了解 (3)狱官 (4)通“弼”,辅助,辅佐

  2.(1)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强他不具备的才能。

  (2)这样,人们就可以明白:忧患(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C

  4.围绕“痛苦和磨练可以造就人才”回答;答“生于忧患”亦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5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锇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人恒过,然后能改(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小题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通 ,意思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通 ,意思

  【小题3】将画线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小题4】 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

  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小题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B.本文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C.论证死于安乐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

  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D.全文从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方面论说人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

   答案

  【小题1】 ⑴被举荐 ⑵这样的 ⑶常常 ⑷在外面(外国)

  【小题1】⑴曾 增 增加 ⑵衡 横 阻塞

  【小题1】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小题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1】 C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记本文的通假字及含义即可。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小题4】此题考查学生对次阿联的理解,联系文章中的句子进行回答即可。

  【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本文论证的重点是生于忧患故C项错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6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B.舜发于畎亩之中/后发制人C.管夷吾举于士/举世无双D.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忍无可忍小题2: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课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4:下面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B.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国家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的层次显得清楚。D.本文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小题1: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小题1:C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词义要结合具体句子理解。A项两个都是“知道”;B项前一个“被任用”,后一个“发动”;C项前一个“被举荐”,后一个“全”;D前一个“使……坚韧”,后一个“忍受”。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从所在语段找到适合要求的语句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能力,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个人说到国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7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词语。

  (1)牺牲:________________

  (2)衡: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找出甲文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以及乙文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甲文或乙文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通“横”,梗塞,指不顺。

  2.(1)(您)凭借什么作战?

  (2)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答案不唯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8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粗字的词义。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

  ②草色入帘青《陋室铭》________

  ③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在国内 ②映入 ③进入

  2、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3、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9

  【甲】《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郑人为盖》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选自《郁离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②未几盗起 ▲

  ③鲜用盖者 ▲ ④劳其筋骨 ▲

   1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 郑之鄙人学为盖 为坛而盟

  B. 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C. 越有善农者 京中有善口技者

  D.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人谓宜泄水种黍

   18.翻译下列句子(3分)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

   19.【乙】文中郑之鄙人无论是学习为盖,还是学习为桔槔,总是事到眼前才去想怎么办,结果都没有派上用场。而越之善农者却在大涝三年时想到有涝必有旱,坚持种水稻,结果丰年弥补了歉年,这说明了 ▲ 。 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甲】文中孟子就提出了 ▲ 的观点。(2分)

   20.根据两则文章主题,你觉得以下哪篇文章内容很好地印证了甲文的观点?请简要分析。(4分)

  A、《陈涉世家》 B、《邹忌讽齐王纳谏》 C、《出师表》

  选( ▲ ) 理由: ▲

   答案:

  16.(4分)①被选拔 ②不久 ③少 ④使……劳累(一格一分)

  17.(3分)B

  18.(3分)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缝制裘皮衣。这真是世间的名言啊!”(译出判断句式特点;译出“故,所以;具:准备”的意思。少一点扣一分)

  19.(2分)做事需要有前瞻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格一分)

  20.(4分)

  选B,邹忌从比美一事中得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结论,由此类比推理及威王被宫妇、群臣、百姓蒙蔽很深,因而劝谏威王颁布法令除蔽,最终使得齐国大治,各国朝齐。生活安乐时,邹忌却能从比美事件中想到国家治理的弊端。这正印证了甲文所言,在国内有辅佐君王的大臣时常谏言,使君王产生忧患意识,从而让国家得以生存。

  选C,诸葛亮率师北上伐魏前,感蜀汉危急存亡,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刑赏分明、亲贤远佞三条建议,以史为鉴,激励后主励精图强。这正印证了甲文所言,在国内有辅佐君王的大臣谏言,使君王产生忧患意识,从而让国家得以生存。

  (具体内容占两分,结合甲文的观点占两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答案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空乏其身

  (3)行拂乱其所为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人则无法家拂士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行拂乱其所为

  C.①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温故而知新

   3.用“/”划分出下列句子的节奏。(每句划分两处)

  (1)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2)人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6.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阐明承担重大使命的人都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道理。

  B.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对比鲜明,排比的句式增强了文章气势。

  C.第二段由个人说到国家,从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的观点。

  D.本文以论点为标题,眉目分明,主旨清晰。

  1.(1)起,指被任用 (2)资财缺乏,这里指受贫困之苦 (3)违背 (4)常常 (5)通“横”,梗塞,不顺 (6)通“弼”,辅佐

  2.B (B.均为“他的”。A.从; 因。C.如果;是。D.所以;旧知识)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1)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所了解。

  (3)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要字字对译、处处落实,并且句子要流畅、通顺。)

  5一是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二是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先找到与回答问题相关的原文语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答此类题目,务必看清题目是要求用原文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6.B (文章首段通过列举舜、傅说、胶鬲等六人出身低下而后成大业的事实,巧妙得出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结论。连用六个事例,是同类并举,而非鲜明对比。)



  • 孟子对比文言文阅读
  • 答:通过反复阅读,可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可...

  • 课外文言文阅读
  • 答:患”在文言文中大多有 忧虑 的意思,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患”;但在这篇短文中的意思应理解为 坏处 ,例如“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书·说命中...

  • 阅读理解曹刿论战
  • 答:(甲)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 文言文六十
  • 答:1. 文言文60篇原文和译文 1月7日 21:27 太多了,先给您一篇看看:这是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在最后!!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

  • 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
  • 答: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一篇文言文和八年级一篇文言文对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送东阳马生序》对比练习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 初中文言文的简答题
  • 答: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编辑本段]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联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我们应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己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都接受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人的潜能是...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答: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段,反复阅读,体会文意,重点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其意作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及赏析
  • 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下面是CNFLA网我精心整理的原文,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赏析
  • 答: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50、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现象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i),通「弼」,辅佐...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