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划分节奏

2024-05-20m.verywind.com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 ...第5到7段的结构特点,比喻论证,划分句子节奏,朗读等。
  • 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三、熟读课文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

  • 高中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 答: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郑尚子训子文言文划分节奏
  • 答: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如:(1)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例(1)是主谓之间的停顿,例(2)(3)是谓语之间的停顿。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 文言文朗读停顿划分
  • 答:如:(1)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停顿。 如:余闻...

  • 怎么给文言文划停顿
  • 答: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

  • 朗诵技巧文言文
  • 答: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古诗文言文节奏划分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停顿。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停顿:停顿往往在“之”后。 这样朗读,句子的语气才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四、根据句首...

  •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ppt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故/君子有不战。(《曹刿论战》) (6)提前状语之后可停顿。 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

  • 文言文停顿口诀
  • 答: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