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安在古文中有几种解释 安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2024-06-04m.verywind.com
安在古文中的所有解释和例句~

◎ 【安】【 ān】〈形〉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peaceful;quiet;calm;tranquil]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4) 安逸,安乐 [easy]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
(5)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6) 安详,从容不迫 [composed]。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7) 安宁 [peaceful]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传》。
(8)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9) 缓慢 [slowly]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10)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 ◎ 【安】【 ān】〈动〉
(1) 使安定 [stabilize]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3) 安抚,安顿抚慰 [appease]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5) 安排;安置 [arrange]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6)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7) 安心。习惯、满足于 [be content with]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 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8)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9) 安装 [install;fix]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10)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11) 存着…心,怀有[某种不好意图] [harbor]。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安】【 ān】〈副〉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how]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 ◎ 【安】【 ān】〈名〉
(1) “安培”的简称 [ampere]
(2)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3) 姓

◎ ◎ 【安】【 ān】〈代〉
(1) 谁;何;什么 [who;how;what]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2) 哪里,何处 [where]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⒈平静,稳定:~全 。 ~定团结。2、使平静,使稳定:~慰。3、处理,放置,装设:~置。~装。4、存着,怀着:~心赖账。5、治理:治~。~天下。6、疑问词。哪里?怎么:而今~在?~能见死不救?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安如泰山:稳固。安厝: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安置:安家乐业安定:安全和稳定安能:(表示疑问)

就是“入骨相思”、“刻骨相思”的
实物比喻。红豆→相思,玲珑骰子(象牙或牛骨雕刻成玲枣信珑剔透的骰子,再嵌进去红豆)当然就成了刻骨相思。出处:温庭筠诗凳搏轮: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安,动词。安装之意。在大部分方言里,都有:装上、镶入、嵌进……的意思。
例银基子:《聊斋志异.胭脂》判文:……嵌红豆于骰子,相思骨竟作厉阶;丧乔木于斧斤,可憎才直成祸水。并请
参看
朱其铠的注解。

  • “安”在古汉语中什么意思
  • 答:舒服,安逸,安乐。 《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4、动词,抚慰,安抚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5、动词,安置,安放。 陆游《东阳道中》:“先安笔砚对溪山。”6、副词,哪,哪里,怎么。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安在?”...

  • 带安字文言文句子 意思有安逸安抚安置
  • 答:译文: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安逸,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5、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译文: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

  • 古汉语字典中的 安 解释
  • 答:◎安排;安置 /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安心。习惯、满足于 /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黄宗羲《原君》 /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安装 /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 安在古文中有几种解释
  • 答:1、安定;安全;安稳 在古文中,“安”字可以表示安定、安全、安稳的意思。例如,《尔雅》中提到:“安,定也。”指的是安就是安定。另外,《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居安思危”的表述,意思是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2、安逸,安乐 “安”字还可以表示安逸、安乐的意思。如唐代...

  • 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答:初中文言文中“安”“备”的意思有哪些 4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安志贤老师 20110218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3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75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你好“男子安可逢”中的“安”在这里是疑问副词,意思是“怎么,哪里”,此句出自李波...

  • 安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其现代意义
  • 答: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之一就是文言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文言文曾经是官方语言以及精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这个汉字在文言文中的使用十分广泛,独特的用法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该字的丰富内涵。“安”在古代文言文中有些许差异,下面是其基本意思:1. “安”与安心:在文言文中,“...

  • 眙安文言文
  • 答:1. 安在古文中有几种解释 1、安定;安全;安稳 如:《尔雅》:安,定也。意思是安就是安定。 春秋末年 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

  • "安"在文言文中都有什么意思
  • 答:安敢(ān gǎn):怎么敢。安:怎么,哪里。例句:1、唐代柳宗元所著的《捕蛇者说》: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2、宋代欧阳修所著《卖油翁》: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 安矣文言文解释
  • 答: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⑺平静。 例: 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③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4. 安在古文中有几种解释 1、安定;安全;安稳 如:《尔雅》:安,定也。意...

  • 文言文中安的意思是安身讲的例句
  • 答:有时在语句中只有“安”,并没有“身”字出现,也同样表示安身的意思,如:《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通过修文德将“远人”招来了,就要让他们能得以安身。“安身”一词在文言文中属于使动用法,形容词“安”用为动词,表示“使身安”,是...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