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道德经》第十一章:无用之用

2024-06-02m.verywind.com
~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辅条共用一根车轴,中间空,车才能起作用。用水和泥土揉成器皿,中间是空的,才能有容器的作用。房子开凿门窗,屋子是空的,房子里才能住人装东西。所以,有形的物质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物质中间空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用处所在。

【悟道体会】

1. 我们都太执着于像,往往只看到眼前看得到的物质,比如我们吃的食物,我们只知道吃有形的食物,往往忽略了食物背后的能量;我们人本身也是盲目追求物质的东西,占有欲强,不争,虚空,才是最有力量;

2. 做人要谦虚,要虚掉自己,这也是要让我们突破条条框框对自己的约束,这样自然可以长养我们的智慧,最终做到无往而不利,无为而有所为;

  • 《道德经》第十一章:无用之用
  • 答: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辅条共用一根车轴,中间空,车才能起作用。用水和泥土揉成器皿,中间是空的,才能有容器的作用。房子开凿门窗,屋子是空的,房子里才能住人装东西。所以,...

  • 《道德经说什么》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 答:今天读《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主要说是“无”,轮毂、陶器、房子都是外实而中空,正因为无,所以才发挥了它真正的作用。这是第一章开头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展开讨论。关于“无”,总结一点就是: 大象无形,可以容纳百态 什么是“无”...

  • 《道德经》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何解? 道友救急!
  • 答: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理解:人们把砍伐的木头通过加工,组合辐条和车毂制成的轮子,又通过挖空轮子的中心,就有车可以用。人们把已有的黏土通过揉捏,制成了泥质器物,又通过挖空这些器物的中...

  • 无用之用始为至用
  • 答:原文: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庄子说:“懂得没有用处方才能够...

  • 无用之用是道之用意思
  • 答: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此句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赏析:...

  • 【道德经】第十一章:无用之用
  • 答:这两句提出“道”、“器”范畴,说明居“形”之上的,是抽象的“道”,居“形”以下(含“形”在内)的,是具体的“器”,其目的在于阐述“道”指导“器”、“器”以“道”为用的辨证关系。 关于“有无”,在《道德经》中,也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之分。 “形而上”的“有无”,出现在: 第一章,“无...

  • 有和无的辩证关系―《道德经》11章 无之为用
  • 答:译文 :延伸思考与感悟: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举了三个例子,车轮、陶器、房屋。车,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什么?是轮子。车可以没有其他的部件,不能没有轮子,有了轮子才叫做车,古代的车轮是由辐条构成的,每个车轮30根辐条,全都集中在轮子的中央,这个部位叫做毂。轮子...

  • 《道德经》名句【哲理引申】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答: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道德经》第11章 无之为用)【译文】 所以,“有”给人带来便利,“无”也可以发挥它的作用。【解析】无和有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只有始终保持虚无的态度,做到“有功”而不自居,“有才”而不自傲,“有力”而不乱用,这样才能达到“以无为有”的境界。...

  • 《道德经》第十一章 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 答: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辐,辐条。毂,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 《道德经》第十一章无为之用
  • 答: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毂的位置,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能转动。用陶土做容器,中间必须留出空的部分,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子,修好了门窗中间必须是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是给人提供便利“无”是发挥了有的作用。        老子提出...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