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06-01m.verywind.com
~ 【 #高一# 导语】学习语文的积累的方法有三种:单元积累法、考点积累法和易混点积累法。 考 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女”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2.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通假字

  1、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2、木直中绳,?以为轮。(?:同“?”,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3、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异也。(生:同“性”,先天,天资。)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8、自余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0、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11、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3.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虚词

  ⑴之

  纵一苇之所如(助词,取独)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苟非吾之所有(助词,取独)

  ⑵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4.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5.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6.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六


  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答:【 #高一# 导语】学习语文的积累的方法有三种:单元积累法、考点积累法和易混点积累法。 考 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

  •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 答: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1 《鸿门宴》知识点 1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 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高中
  • 答:语文文言文知识点1 《鸿门宴》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距——拒,抵御,抵抗; 内——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邀,邀请; 3、臣之不敢倍德: 倍——背,背叛;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隙,隔阂,嫌隙;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

  •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点
  • 答: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1 《鸿门宴》知识点 1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

  • 高中文言文以总结
  • 答:1. 求语文高一文言文知识总结 高一上学期文言文基础知识总结《劝学》 文学及文体常识: 《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拼音: 须臾 yú...

  •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 答:今天 无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一、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

  •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 答: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实词 兴文言翻译xīng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就文言翻译jiù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望文言翻译wàng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长文言翻译cháng长,与“短”相对。《劝学》:“登...

  • 高一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 答: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一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 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锺上。现在在亚洲的某些国家如朝鲜、日本同样保留着这种做法。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长跪,又叫跽,这是...

  • 求语文高一文言文知识总结
  • 答:求语文高一文言文知识总结 文言文:1、一词多义(实词)(必须是课内的)2、虚词(按照一词多义的格式整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文:1、一词多义(实词)(必须是课内的)2、虚词(按照一词多义的格式整理)“而、何、乎、乃、其、且、若...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 答:以下是 考 网高一频道为你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一】 一、实词 1、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合纵) 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赢粮...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