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求《大学章句》白话文翻译 求朱熹的 《大学章句序》的翻译

2024-05-23m.verywind.com
《大学章句》译文~

你要干什么?

虚灵不昧出现在朱熹《大学集注》关于“明德”的解释: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虚: 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
灵: 神,即每个人得之于天的“明德”有神性和灵性的特点
昧,未日,即暗,不昧: 不暗,即明,也就是后面说到的明德其本体之明。可惜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虚灵不昧基本上是关于“明德”的特征的描述。
王阳明更直接说到: “明德即是天理”,天理换个词就是“道”,也可以是“性”。《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不过王老师还是说到了儒家的明德跟佛道的区别: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就是说王老师认为明明德的目的在于“亲民”,而不是为了成仙成佛的出世。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2HLPUrvI7KTTTXZmlQJog
提取码: 9mzs

大学章句序(译文)
朱熹原著
张国堂译
2003年12月10日

《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大纲和方法。
自从天主上帝创造人类以来,则天主上帝莫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知之善良和理性的本性。然而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而且人与人在邪情私欲上存在强弱的差别,有的人邪情私欲强烈一些,有的人邪情私欲微弱一些,于是人不都能知道并保有神造人之初所给予人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如果有聪明智慧且无邪情私欲的人,就能保有人之初的本性。一旦这样的人出于人民中间,则天主上帝必命定立他为人民的君师(即领袖,或领导人)。使其治理和教育人民,以恢复人民在被造之初的善良和理性的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以承受天命为人民的君师和榜样的原由,也是教育人民的官职之所以设立的理由。
在夏、商、周三代兴隆时,大学、小学各种学校设施都很完备。八岁的孩子,则自王公、大官以下至于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待人接物的礼节、礼乐和算术等文化知识,同时进行骑射等体育锻炼。待孩子长到十五岁,则自君王可继位的太子、及其他儿子,以及公侯、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与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而教学的内容是政治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者正心、修己,并掌握治人之道。这样的学校教育,大学、小学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划分得清楚明白的。
学校的设施是如此的广泛;教学方法的次序和内容是如此详细分明;而所教的内容,都是人君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不追求人民日常伦理知识之外的奇思妙想。这样,当世之人没有不学习的;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知道人的本性的,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当为和不可为的,这样各人就埋头尽自己的力量来尽自己的义务。这就是古代兴盛时政治修明于上,风俗美善于下,而后世赶不上的原因。
到周朝衰落后,君王不作贤圣之君,不推行上述学校的教学体制。教化随世事而变迁,风俗也颓废败坏。当时就算有孔子这样的圣人,却得不到君师的地位来推行他的政教学说。于是他就开设私人学校,仿效先王之法,招收弟子习读《诗》、《书》和历史文献,把先王之道传授弟子,再由弟子传教后人。象《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都是小学的内容。而这一篇《大学》,是在小学学成的基础上,讲明大学教学的方法,是儒家学说理论体系的大纲框架和基础,所研究的对象涉及非常广泛,规模极其广大,而书的内容又条理分明详细。孔子的三千多学生,都听过孔子的讲解,只有曾子明白其中的真义,于是写成书籍,以传后世。到孟子死后,《大学》的传统消失了。《大学》这部书虽然存在,但知其真义者太少了。
从这以后,普通学者诵读记忆词句文章,所下的功夫数倍于小学但没有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急功近利为目的的说教,以及百家众技之流,都是一些蛊惑人心、充塞仁义的说教,又纷然杂出并流行于世,使君王、大臣、官员不幸而不得闻大道的要理,使平民百姓不幸不能得到政治修明的恩泽,昏暗不明,政教不行,反复沉痼,到五代十国之时的衰败、坏乱到了极点。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修明。于是出了河南程氏两位先生,继承孟子的传统,开始尊信和表彰此篇,又将传下来的古书重新编辑,发其真义,然后古代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宗旨,粲然复明于世。虽然我朱熹不够聪明,也有幸从我老师那里听说了程氏两先生的学说。我觉得程氏两先生的书仍有缺点和错误,于是忘记我自己的固陋,将该书重新编辑,其间也把我自己的见解写入书中,补其阙略。等待以后的学者纠正。自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没有帮助。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

大学章句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 翻译文言文
  • 答:译文 先生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蓄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

  • 朱熹《大学章句》原文翻译
  • 答: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

  • 《大学》原文和翻译
  • 答:《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

  • 大学章句序原文及翻译注释
  • 答:1、第一段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

  • 求《大学章句》白话文翻译
  • 答:大学章句序(译文)朱熹原著 张国堂译 2003年12月10日 《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大纲和方法。自从天主上帝创造人类以来,则天主上帝莫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知之善良和理性的本性。然而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而且人与人在邪情私欲上存在强弱的差别,有的人邪情私欲强烈一些,...

  • 《礼记·大学》翻译全文
  • 答:《礼记·大学》翻译全文 创作年代:春秋末期、作品出处:《礼记》、文学体裁:散文、作 者:曾子。《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

  • 大学章句集注原文翻译及赏析
  • 答:大学章句集注原文翻译如下: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 大学章句集注选段求翻译
  • 答:大学章句序(译文) 朱熹原著张国堂译2003年12月10日《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大纲和方法。自从天主上帝创造人类以来,则天主上帝莫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知之善良和理性的本性。然而人与人的天资和智力存在差别,而且人与人在邪情私欲上存在强弱的差别,有的人邪情私欲强烈一些,有...

  • 大学章句序原文及翻译
  • 答:大学章句序原文及翻译如下: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入道德的门径。在今天还可以看见古人为学的次第的,独依赖此篇的存在了,而《论语》、...

  •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 答:此句出自曾子的《大学》,白话译文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