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2024-06-07m.verywind.com
~

战国以前,人殉十分普遍,不说诸侯国君、将相列侯,就是普通的有钱人死后也会用几个奴隶殉葬。跟普通人用奴隶殉葬不同,诸侯国君还会将嫔妃、大臣拿来殉葬,以显示身份尊贵。有的贵族为了表示忠心,也会上书国君,要求自己给先君殉葬,以此搏得忠心侍主的名声。通常情况下,国君会驳回贵族的殉葬请求,并赐财物或土地安抚一翻。但秦穆公准奏了,他允许那些上书的贵族给他殉葬,以此荣耀这些贵族:与君同墓,光宗耀祖!

秦穆公本起一片好心,但是却留下了暴君的名声,因为他用人殉葬了,且殉葬中有三位贤臣。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合称子车三贤,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十分敬佩他们的才德。子车三贤自请为秦穆公殉葬,以此成就自己的忠君之名,秦穆公不忍拂其意,故生前允许了三人之请。孔子反对人殉,故收集秦人诗歌《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宋朝的苏东坡对子车三贤殉葬一事有不同的见解。苏东坡认为秦穆公生前不诛杀丧师之将孟明,就不会忍心用三良殉葬的。三良之死,就像田横自杀后,从行至洛阳的二齐士自刎殉主一样,完全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今人不理解"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这种杀身图报的尚义精神,反而以如今的世俗之见责难古人,相比之下,愈见古人之可敬,今人之可伤。先秦时代,有的士子会用死来成就他的名声,相比死而方,名声更加重要。只是自己一死百子,活着的人不免伤心难过。

古代生产力低下,养不活许多人,故有人死后,允许部分人自杀殉葬,以节约口粮。这种传统后来演变成忠义的代表,为国君殉葬,十分荣耀。当然贵族、国君们用人殉葬,除了显示殉葬之人的忠义外,还为了体现自己身份的尊贵。战国时代,生产力提高,战争频繁,需要更多的人上战场,人殉这种制度就跟不上时代要求了。中原战国率先废止人殉,秦国在秦献公即位后,全面废除人殉制度。



他怕这177位秦国人才最后篡夺了国家的政权,自己的子孙不能很好地守住自己的这份帝王事业。

古人有一种迷信的说法,为王者到阴间仍为王。秦穆公生在谋士的辅助下将秦国建设的非常强大,死时自然希望到阴间也有强人辅佐继续称王。所以他才下令将177名人才赐死,只是可怜了以三贤为首的177名谋士。

因为在古代并不是人生而平等。对于君主来说,当自己死亡的时候殉葬者是一种荣誉,是赏赐。

  •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 答:正是因为如此,这次的殉葬才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情绪。《左传·文公六年》记载:“秦穆公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 明君秦穆公,临终之际为什么强迫177人殉葬呢?
  • 答:二、秦穆公深知自己招揽的这些谋士各个都是能人,他们都有非常大的野心。他担心自己死后这些人会做出对秦国不利的举动,于是便狠心让他们全部殉葬,以绝后患。

  • 一向重视人才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前强迫177位人才殉葬?
  • 答:一向重视人才的秦穆公,临终前强迫177位人才殉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秦穆公是一个迷信的人,他认为他死后会出现在另外的一个世界,而这些人一同殉葬后,他们也就可以帮助他在另外的世界争权夺利;二是殉葬的人许多都是知晓秦穆公秘密的人,秦穆公不希望自己的秘密还存在于世;三是晚年的秦穆公已...

  •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 答:那其实是由于古人比较的迷信,他为了能够让他们在下一世继续辅佐他,所以说才会让他们都陪葬。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就会让秦国全部的人才都失去性命,所以说在秦穆公死之后,秦国就出现了一蹶不振的状况。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思想都是大家想以理解的,比如说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帝王,他们都希望自己...

  •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 答:所以秦穆公绝对不是那种荒淫无道的皇帝,他之所以选择这么多人殉葬,这是因为当时的风气所致。几乎历代国王都有让活人殉葬的制度,所以秦穆公这只是遵循了祖制而已。 并且,在殉葬的队伍当中,几乎全部都是秦穆公过去的随从、妃嫔。具体是哪些人已经不可考了,不过一般生了孩子的妃嫔是不会殉葬的,都是...

  • 清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前强迫177个秦国人殉葬?
  • 答:那么,清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什么要强迫177个秦国人殉葬呢?因为那个时候的国君大多数都迷信,秦穆公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殉葬是想让他们在阴间也辅佐自己。古人有一种迷信的说法,为王者至阴间仍为王。所以秦穆公为了死后能够继续称王,将177名贤才赐死,让他们在阴间继续辅佐自己。但是至秦穆公,阴间的...

  • 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 答:此外,他还从敌国挖来了大臣由余。可以说不管是自己国家的人还是敌对国家的人,只要有才,秦穆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挖来,让他们辅助自己成就霸业。不能不说秦穆公是位合格的领导人,是个合格的猎头。秦穆公生在谋士的辅助下将秦国建设的非常强大,死时自然希望到阴间也有强人辅佐。所以他才下令将...

  •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 答:秦穆公本起一片好心,但是却留下了暴君的名声,因为他用人殉葬了,且殉葬中有三位贤臣。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合称子车三贤,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十分敬佩他们的才德。子车三贤自请为秦穆公殉葬,以此成就自己的忠君之名,秦穆公不忍拂其意,故生前允许了三人之请。孔子反对...

  • 英明一世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全部殉葬?
  • 答:那么,秦穆公当初为何要令贤臣陪葬呢?既然他一生都在苦心孤诣的寻求强秦之法,人才自然是最应该珍惜的,这个道理他不是不懂。所以,在笔者看来,贤臣为秦穆公殉葬应该不是出自秦穆公的本意,而是这些贤臣自愿赴死的结果。毕竟,当初秦军于崤山之战全军覆没后,秦穆公都没有杀掉曾被晋国俘虏的主将...

  • 秦穆公死前为何要让三良为他殉葬?这一举动导致了什么后果?
  • 答:秦国能够脱颖而出,做到一家独大,除了靠秦始皇英明领导以外,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年秦穆公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资治通鉴》记载:秦穆公接管国君之位后,便野心勃勃,想要开拓疆土。作为一位英明的领导者,要有识人、任人的能力,他需要在众多人中挑选有能之人,然后将这些能人安放在适合...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