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024-06-02m.verywind.com
~ 每日悟经典6: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惠王,感召其行仁政。但是梁惠王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开口第一句话就出言不敬,问孟子:老人家你不远千里来我们这,有什么利益可以带给我们吗?孟子就回答了这句千古流传、震慑人心的名言: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亦有仁义而已矣”,此话怎么听着就像阳明先生临终所说的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或者又有点像陆九渊先生说的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或者又联想起孟子说的另一句话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这些话大家都联合起来细细感受,能感受到什么?

    圣贤都是大彻大悟之人,是能够透过现象直达本源的人。而凡夫只是着于表象,看不到本质。“ 亦有仁义而已”,“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学苟知本”,“求其放心而已” ,讲的都是本源。

     大学中有: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水有源、树有根、一切皆有来处。来处是本,万象是末。外求是末,内求是本。而本末之间便是因果相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 天道无亲,常于善人。

     故欲求名利,若知其本、知其来处乃“仁义”,便悟透因果,契入到妙门,生化无穷。为何“仁义”便是“利”之本源。 仁者,恻隐之心,心能恻隐,则能爱人。 爱人者,则能利于人。能利人,则能得人心,得人心者,可得天下。 义者,羞恶之心。 人恒有过,然能改者,皆赖心能知善知恶,且弃恶扬善,故义者,能使人昭然行于正路也。 行于正路,则恶因永断。 恶因即断,何来恶果。则能善始善终,远离苦厄,行于大道,寿禄不尽。        

      知此二者,则知仁义为本,逐利为末。仁义者,利不求自来;逐利者,失义则必失利。 故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孟子 梁惠王上》 全文及其译文是什么
  • 答:《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②。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③?’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④,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

  • 孟子见梁惠王翻译全文是什么?
  • 答:二、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矣,...

  •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答:每日悟经典6: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惠王,感召其行仁政。但是梁惠王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开口第一句话就出言不敬,问孟子:老人家你不远千里来我们这,有什么利益可以带给我们吗?孟子就回答了这句千古流传、...

  • 孟子见梁惠王原文注释翻译
  • 答: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2、【注释】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

  •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1仁义后利与民偕乐
  • 答:麋鹿鱼鳖.古圣贤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仁义而已,民自诚服.桀纣之时,悖道而行,汤誓有曰:时日害丧,予汝偕亡.百姓也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也哉?【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全文
  • 答:孟子·梁惠王上 作品出处《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

  • 梁惠王章句上
  • 答:《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

  • 孟子第一课(梁惠王章句1)+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上
  • 答:闻:孟子梁惠王第一篇里的“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百姓为上,社稷次之 君为轻”;老子“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还有大学里面的“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利要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思:初学国学,对于身处红尘中的我们,面对我们的周围一切关系,不仅是在家庭中...

  • 《孟子》原文中的一段(十万火急!!!)
  • 答:《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翻译
  • 答: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