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于的用法+文言文例句

2024-05-30来源:本站编辑

  • 定语名词古代文言文
  • 答:1. 名词作主语 宾语 定语 谓语 文言文例句 参考: 1. 马无故亡而入胡。(马为名词,作主语) 2. 家富良马。(良马为名词,作宾语) 3. 近塞上之人。(塞上名词,作人的定语) 4.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为名词,作谓语,动词) 5.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为主语,“不善者”名作谓语...

  • 文言文之的用法举例
  • 答: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几个。 下面我把古汉语首选的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 一并打给你。 而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 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译]:“凡是...

  • 文言文的也的副词用法
  • 答:2. 【则字在文言文中用法及意义并写出例句.】 虚词与本义无关,而是“曾”“即”“才”等的假借字.“则”可用作连词、副词和语气词.主要用法连词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1.表因果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

  • 与的文言文用法
  • 答:无实义,可不译。 例句:烛之武言曰(《烛之武退秦师》) 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可不译。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有时省略)的格式。这时,它的定语是“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或是“形容词”。4. 文言文里孰与的...

  • 文言文是以的用法
  • 答:在文言文里,“以”起初是个实词,多属动词;后来演化成虚词,多属介词。由此可见,文言文“以”既可充当实词,也可充当虚词,其主要用法如下: 一、当“以”是实词时 1、可以充当动词 1)本义:用。例如:《说文》:以,用也。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再如:《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所在文言文的用法
  • 答:3. “所”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哪些 1、处所,地方。 例句: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例句: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

  • ...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
  • 答:一、下列文言文例句中的宾语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前者宾语的位置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而后者的宾语位置通常在动词或介词之后。即: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本句原文是疑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操”的前置宾语。原文“大王来何操?”可理解为:“大王来操何?”,其大意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 2...

  • 文言文名词作状语
  • 答:(3)句中的“人”和(4)句中的“鸟兽”跟(1)句中的“犬”用法类似。这种用法修辞的意味非常浓厚。 2.表示对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做用做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4. 【名词作状语的古文例句】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

  • 文言文代词字的用法
  • 答: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 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

  • 文言文而的用法和意义及例句有哪些
  • 答:例句:汉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文: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8)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例句:清代文学家袁枚《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译文:从今以后,我要再生病了,教我从哪里去呼唤你呢。5、...


    网友点评:

    充张姿15299296068:   九年级下文言文虚词整理,之,以,而然,乃,为,焉,于,其,虽,因,且,则,者,乎.要整理归类. -
    通许县2214回复: 之⑴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

    充张姿15299296068: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找例句.例: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 -
    通许县2214回复: [答案]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

    充张姿15299296068: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
    通许县2214回复: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臣以...

    充张姿15299296068:   初中文言文虚词(之,以,为,于,其,而,则,然,乃,焉,且)要用法,例句,出处,越多越好. -
    通许县2214回复: [答案]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

    充张姿15299296068: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
    通许县2214回复: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