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划分节奏

2024-06-04来源:本站编辑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句子朗读停顿
  • 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全文断句是什么?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断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资料扩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孟子的散文作品。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层层递进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全文不仅气势充沛,而且章法严密,逻辑性很强,确实是一篇传诵千古的政治短论。创作...

  •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 答:(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原文拼音
  • 答: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guǎ zhù zhī zhì,qīn qī pàn zhī;duō zhù zhī zhì,tiān xià shùn zhī。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yǐ tiān xià zhī suǒ shùn,gōng qīn qī zhī suǒ pàn,gù jūn zǐ yǒu bú zhàn,zhàn bì shèng...

  • 孟子三章原文划分节奏?
  • 答:【翻译】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

  • ...第5到7段的结构特点,比喻论证,划分句子节奏,朗读等。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二、诵读1.教师范读正音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

  • 高中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 答: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 郑育子文言文
  • 答:如:(1)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例(1)是主谓之间的停顿,例(2)(3)是谓语之间的停顿。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1...

  • 文言文怎么画分
  • 答:朗读节奏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 f 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 一岁之犯死者 / 二焉 (《捕蛇者说》)(6)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

  • 语文的古文中怎样划分朗读节奏?
  • 答: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 ú ),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5)盖/ 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 (《捕蛇者说》)(6)夫/ 环而攻之/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根据句...


    网友点评:

    崔该翠19548411812: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结合课文分析孟子语言有什么特 -
    新昌县2495回复: 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崔该翠195484118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决定战争的主、客观分别是什么? -
    新昌县2495回复: 主观是:人和客观是:天时,地利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

    崔该翠19548411812: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文头作者连用两个“不如”有什么作用 -
    新昌县2495回复: 一、整体把握 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

    崔该翠19548411812:   怎样能快速背诵课文? -
    新昌县2495回复: 记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理解.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如果你对要背诵的文章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反之,如果“不求甚解”,...

    崔该翠195484118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分别阐述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
    新昌县2495回复: [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了人们要遵守道德,讲信用才能多得到帮助,否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将会没有人帮助.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说了一个人要成功就要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来锻炼自己,增加自己所没有的才能.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