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论点

2024-06-03来源:本站编辑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文章第1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第2段则论证天时地利人和。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

  • 孟子两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
  • 答:《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出和阐述论点的方式的异同点如下:两篇文章的相同点:题目都是论点。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中心论点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的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孔子之孙伋的再传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人称孔子为“圣人...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这篇文章借论战争,来谈治国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由: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_百度知 ...
  • 答: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
  •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说明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结论.

  • ...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答: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因此,在《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所...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 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网友点评:

    安怨翰1801086766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很多人一致认为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但还有的人认为是“得到者多助,是到者寡... -
    云岩区2862回复: [答案] 文章的题目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我觉得中心论点当然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过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句.

    安怨翰1801086766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云岩区2862回复: 文章的题目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我觉得中心论点当然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过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句.

    安怨翰18010867664: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思想 -
    云岩区2862回复: [答案] 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安怨翰1801086766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中心论点与结论的关系是什么 -
    云岩区2862回复: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安怨翰1801086766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
    云岩区2862回复: 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论点的看法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文中心论点的看法并不矛盾,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得道”才会赢得民心,才会“人和”,孟子“仁政”的思想才会实现,“得道”与“人和”所主张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为了实现“仁政”.所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中心论点并没有说错,只是同一个意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安怨翰1801086766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Ps:不能只打一个的说、、 -
    云岩区2862回复: [答案]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举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例子 对比论证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户户网菜鸟学习移动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