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网 导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题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8—...

2024-06-03m.verywind.com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练习题答案~

自己写的 供楼主参考

1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也有说题目就是论点,我觉得第一句好一点,因为例子都是在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实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最佳局面:天下顺之

3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4 道:道义,就是要站在正义的一方。(结合生活就楼主自己想了 呵呵)

5 人和就是上下团结,人心所向。名言: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小题1:(1)之:的 (2)去:离开 (3)畔:通“叛” (4)至:到了极点小题2:(1)这(是)天时不如地利。 (2)巩固国防,不依靠山河的险要。小题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去 ”字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畔”的通假,一定要记住。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是”和判断句式。2句“以”的意思。小题3:试题分析:能够大致翻译本文,然后根据要求写出相关语句即可。

1、委:放弃
去:离开
畔:通“叛”,背叛
2、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3、“人和”含义:百姓和睦相处。
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望采用、谢谢

1.委:放弃
去:离开
畔:通“叛”叛离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3.“人和”的含义: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 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2.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
帮助支持他的人能多到了极致,天下人都归顺于他。
3.含义:还是人心团结,只有人心团结才能打败所有困难。事例:孩子你自己去网上搜搜吧

1、委:放弃
去:离开
畔:通“叛”,背叛
2、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3、“人和”含义:百姓和睦相处。
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1.放弃 离开
通叛
2.城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适不坚利

  • 阅读《〈孟子〉二章》,回答小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 答:小题1:C小题2:A小题3:D 小题1:试题分析: A.管夷吾举于士的“士”是狱官的意思,入则无法家拂士的“士”是贤士的意思。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的“国”是国防的意思;国恒亡的“国”是国家的意思。C.以天下之所顺,天下顺之的“顺”都是顺从意思。D.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是起...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对比阅读
  • 答:1.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5题 1.(1)放弃 (2)通“叛”2.(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2)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3.(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

  •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后面题目。(共10分...
  • 答:小题1:(1)凭借、依靠 2分(2)兵器 2分小题2: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3分小题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分 人和 1分 小题1:试题分析:(1)“以”在这句中是介词,“凭借,依靠”的意思(2)“兵”在这里是名词,“兵器”的意思。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在...

  • 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答:1.①委:放弃去:离开②畔:通”叛“,背叛2.D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意对即可)5.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

  •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8—10题。得道...
  • 答:小题1:(1)之:的 (2)去:离开 (3)畔:通“叛” (4)至:到了极点小题2:(1)这(是)天时不如地利。 (2)巩固国防,不依靠山河的险要。小题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阅读答案
  • 答:答案:1. 孟子 2.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护成河;放弃;限制;到 3. “畔”通“叛”4.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例证,对比论证 5. (1)天时、地利、人和(2)人和(3)施行仁政 6. (1)施行仁政(2)天下顺之 7. 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 二、...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题答案?
  • 答:1、委:放弃 去:离开 畔:通“叛”,背叛 2、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3、“人和”含义:百姓和睦相处。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周武王姬发伐商纣 望采用、谢谢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
  • 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训练题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名,是战国时期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反对,主张以统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得道( )寡( )天时( )地利( ) 人和( )...

  • 孟子文言文阅读高中
  • 答: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两章》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全面概括了本课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等部分,这些知识点...

  • ...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比较阅读。有近几年题的给我发下,谢谢...
  • 答: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10、简答:你认为曹刿在军事方面的见地和孟子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什么意义?答案:1略;2略; 3 C;4 D;5 A;6略;7(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8人民的作用;9A;10略 ...

    户户网菜鸟学习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
    移动学习网